当前,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已进入发展关键时期。 必须科学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有组织、有节奏地调整产业结构。 这个过程是以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科学态度为基础的。 系统工程。 从政府相关部门到企业,都要有序、稳妥地开展。 领导者要设定目标并定期检查,阶段性总结经验,切实改善转型中遇到的问题。 走过场的做法会耽误机会。
机床作为现代复杂生产工具,是人类生产力发展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机床的“先进性”决定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作为世界上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美国,其机床技术在20世纪100年间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同样,其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也位居世界第一。 2008年,美国GDP为13.98万亿美元。 按平均人口3.1亿计算,人均GDP为4.5万美元。 相比之下,中国约有13.3亿人口。 2008年,全国GDP仅为3.37万亿美元,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人均GDP仅为美国的十八分之一。 是什么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 生产力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技术水平。
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必须从根源入手,提高科学技术生产力。 除了大力培养人才外,还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工业母机,机床行业的振兴是重中之重。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纵观世界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机床作为生产工具,属于固定资产的范畴。 因此,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密切相关。 经济繁荣时期,固定资产投资较大,所需机床数量增加,对技术进步的要求也较高。 随后,科研也得到加强,机床工具行业整体发展迅速。 反之亦然。 一个明显的例子:2009年,世界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全球GDP下降2.2%,全球贸易额下降13%。 世界机床消费下降33%,出口下降38%,进口下降41%。 这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以来世界机床工具行业产值、消费、进出口均下滑最严重的一年。
从20世纪末机床工具行业产值和消费的增长来看,也体现了与整体经济形势的密切关系。 1980年至1983年的四年间,全球GDP呈现下降趋势,机床工具行业产值也从1980年的265亿美元逐年下降至1983年的191.5亿美元。 1984年至1991年,世界经济繁荣开始抬头,机床工具行业产值从1984年的192.5亿美元上升到424.5亿美元。
分析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蓬勃发展,资金充足,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机床研究经费增加,全球机床工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 当时,数控机床技术也在迅速发展。 不仅大力投入FMS(柔性制造系统)的研发,而且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研究也逐渐启动,在国内形成了机床新技术开发创新的热潮。 世界。 当时机床工具行业的“发烧”状态人们还记忆犹新。
然而,1992年以来,世界经济走势发生了变化。 随着全球GDP的下滑,机床行业总产值和消费量开始下降。 许多关键技术环节尚未解决,进入发展低潮期。 1992年,世界机床产值从1991年的424.5亿美元下降到341.2亿美元,下降了19.6%。 1993年以来,世界经济波浪式反弹,机床产值和消费量也逐步增长。 1996年,世界机床产值升至380.3亿美元,到2004年已达到456.3亿美元。 无疑,全球经济的起伏对机床工具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全球金融危机对机床工具行业的影响更为深远。
2009年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产量、消费量和进出口增速也印证了这一点。
统计范围内的28个国家和地区中,2009年,除中国增长7.4%、奥地利增长2%外,其余26个国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中国,国家出台的产业振兴规划和加大投资力度,刺激了机床工具行业的增长。 而奥地利则是全球机床贸易的中转国。 世界机床主要制造国德国机床工业产值下降33%,日本下降54%,美国下降41%,瑞士下降47%等等。
与此同时,全球机床消费同比下降33%。 由于中国和巴西采取了一定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其消费增速为零,其余国家(地区)均呈现下降趋势。 2009年,德国机床消费下降44%,美国下降51%,日本下降57%,意大利下降48%,等等。
此外,全球机床出口整体下降38%,进口整体下降41%。 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市场需求开始大幅减少,机床制造商资金短缺。 机床生产和研发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影响。
2009年10月,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全球最大的机床展览会EMO(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出现了展会规模萎缩、商务活动减少、参展商锐减等疲态。 与此同时,大部分企业仍处于资金匮乏、订单减少的阴云之下。 例如,2009年上半年,德国机床订单也下降了67%,创历史新低。
这次经济危机对机床技术的创新研发产生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但令人欣喜的是,市场不断开拓和创新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经历世界金融危机后,2009年世界机床产值551.9亿美元,恢复到2005年538.3亿美元的水平。未来五年,世界机床行业未来发展状况 取决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复苏进程。 当然,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世界各国针对经济危机采取的应对措施的正确性。
据联合国2010年1月20日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温和复苏。2009年世界GDP下降2.2%,预计2010年增长2.4%。但如果各国政府过早停止刺激支出 ,经济可能重新陷入衰退。 6月2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 这一决定一方面关注赤字削减,另一方面关注全球复苏。 预计在各国共同努力下,五年内世界经济将逐步复苏,世界机床行业也将随之持续崛起。 如果一切顺利,2015年世界机床产值可能接近2008年813.4亿美元的水平。
纵观世界机床技术的发展趋势,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手动普通机床:1769年至1932年世界上第一台组合机床; 高效自动化机床:1934年第一条组合机床自动线; CNC 机床:1952 年 迄今为止第一台 CNC 机床。
目前,世界机床的技术水平正在推动数控机床的生产成为主流。 未来20年的发展仍将是这个主题。 在进一步提高精度、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基础上,逐步向加工单元和尖端柔性制造系统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