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领的团队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在9月中旬于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联合发布了《加快智能电网试点成功》报告。
报告称,各国政府已开始认识到智能电网对于推动低碳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将智能电网建设视为战略性基础设施投资。
斯佩尔曼表示,智能电网之所以对实现低碳发展至关重要,是因为它一方面可以消纳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各种能源,实现供电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可以 用于消费。 终端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信息,实现交互,最终实现整个电网供需关系的优化。 “这对于旧电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旧电网只能实现从供给到需求的单向流动。有了智能电网,就可以促进低碳目标的实现。”
斯佩尔曼告诉记者,美国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和改善客户体验,而欧洲则侧重于通过智能电网减少碳排放。 新加坡和韩国更注重智能电网发展带来的技术出口机会,而在中国和印度,智能电网的重要性体现在能源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上。
他表示,中国将在全球智能电网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因为中国电网规模庞大,拥有无限商机。 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将为自身和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而且,中国的智能电网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已经完成了多个比较成功的智能电网试点项目,但与世界其他试点项目一样仍处于起步阶段。 他认为,下一步我国智能电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推动下,以更快的速度、更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部署试点。
“这其中存在很多挑战:实现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基地之间的融合和连接,比如将风电场和太阳能发电站并入电网,在大空间和长距离部署特高压电网,更多的城市和更多的家庭 需要配备智能电表,”他说。
斯佩尔曼建议,我国应引导企业和普通消费者进一步了解智能电网,让用电行为更加节能环保,从而实现全社会低碳发展的目标,因为“节省下来的电” 是最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