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振兴激励政策措施。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创新能力显着增强,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近期,高端装备制造已明确成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将决定我国能否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高端装备制造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高端机床无疑是包括在内的。 有专家表示,高端装备制造之所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为了“替代进口”,让国产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政策支持也在逐步深化。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正在编制部分行业专项项目清单。 其目的是支持重点项目、寻求突破。 日前,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重大科学技术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项目”。 《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中,民用科技重大项目(课题)单位进口国内无法生产的关键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该政策旨在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研发,将有效促进高端装备制造发展。
虽然,近两年,在我国机床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型、超重型机床产品敲开了世界最极限规格的大门。 一次又一次,如直径25m的超重型数控立式铣床、直径320mm的落地铣镗床、回转直径5000mm以上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系列重型机床。 它们不仅满足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需求,而且吹响了我国机床迈向高端的号角。
国内高端数控系统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高端数控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数字总线技术、产品可靠性技术、高速、高精度、多通道、复合加工技术等,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试图追赶。 同济大学教授、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曙在接受雅式中国机械金属加工网采访时表示,加强基础教育建设,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 深入消化吸收知识; 同时他表示,世界上存在的技术壁垒一再提醒我们,技术不能进口,高端机床的生产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市场的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我国高端机床发展的“喜悦”; 然而,技术壁垒、研发之路艰难、接受市场检验是中国高端机床的“隐忧”。 转忧为喜,最终让生产和市场高兴,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