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环境
1)工作温度。 变频器内部为大功率电子元件,易受工作温度影响。 产品一般要求温度为0~55℃,但为了保证运行安全可靠,使用时应予以考虑。 最好控制在40℃以下。 在控制箱内,变频器一般应安装在箱体上部,并严格遵守产品说明书中的安装要求。 绝对不允许将发热元件或易发热部件安装在靠近逆变器底部的位置。
2)环境温度。 当温度过高且温度变化较大时,变频器内部容易产生凝露,其绝缘性能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发生短路事故。 如有必要,箱内必须添加干燥剂和加热器。
3)腐蚀性气体。 如果使用环境中腐蚀性气体浓度较高,不仅会腐蚀元器件的引线、印刷电路板等,而且还会加速塑料器件的老化,降低绝缘性能。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箱应做成封闭式结构。 ,并通风。
4)振动和冲击。 当装有变频器的控制柜受到机械振动和冲击时,会造成电气接触不良。 此时,除了提高控制柜的机械强度,使其远离振动源和冲击源外,还应采用抗震橡胶垫来固定控制柜的外部和内部电磁开关等产生振动的部件。 控制柜。 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应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电气环境
1)防止电磁波干扰。 由于变频器工作过程中进行整流和变频,周围会产生大量的干扰电磁波,这些高频电磁波对附近的仪器仪表有一定的干扰。 因此,柜内的仪表和电子系统应采用金属外壳,以屏蔽变频器对仪表的干扰。 所有部件均应可靠接地。 另外,电气元件、仪器仪表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屏蔽控制电缆,且屏蔽层应接地。 如果电磁干扰处理不好,往往会使整个系统无法工作,导致控制单元故障或损坏。
2) 防止输入端过压。 逆变电源的输入端常有过压保护。 但如果输入端的高电压长时间作用,就会损坏逆变器的输入端。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验证逆变器的输入电压是单相还是三相,以及逆变器的额定电压。 特别是当电源电压极不稳定时,必须有稳压装置,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接地 变频器正确接地是提高控制系统灵敏度、抑制噪声的重要手段。 变频器接地端子E(G)的接地电阻应尽可能小。 接地线截面积不应小于2mm2,长度应控制在20m以内。 变频器的接地必须与动力设备的接地点分开,不能共地。 信号输入线的屏蔽层应连接到E(G),另一端不得接地,否则会引起信号波动,使系统不断振荡。 逆变器与控制柜应进行电气连接。 如果实际安装有困难,可以用铜芯线桥接。
防雷 在变频器中一般都有雷电吸收网络,主要是防止瞬间雷电对变频器的侵入和损坏。 但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架空引入电力线时,仅靠变频器的吸收网络无法满足要求。 在闪电活跃的地区,这个问题尤为重要。 若供电为架空线路,应在进线处加装专用变频避雷器(选配),或按规范要求在距变频器20m处预埋钢管。 接地保护。 若采用电缆引入电源,控制室内应备有防雷系统,防止雷电侵入损坏设备。 实践证明,该方法基本能有效解决雷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