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装备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有多大呢?

   2023-08-24 工业品商城199
核心提示:不久前,在长沙三一起重机产业园,一个庞然大物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是刚刚下线、在起重行业引人注目的国产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这个大家伙可以把1000吨吊到80米的高度,彻底打破了国外企业在500吨以上超大吨位起重机市场的垄断。” 三一重工副总裁赵向章表示,“此前,只有德国公司Boherr能生产这样的千吨级起重

   不久前,在长沙三一起重机产业园,一个庞然大物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是刚刚下线、在起重行业引人注目的国产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这个大家伙可以把1000吨吊到80米的高度,彻底打破了国外企业在500吨以上超大吨位起重机市场的垄断。” 三一重工副总裁赵向章表示,“此前,只有德国公司Boherr能生产这样的千吨级起重机。”

  事实上,这绝不是三一重工第一次震惊世界:号称“中华第一挖”的大型液压挖掘机、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72米臂架泵车、 微型沥青水泥砂浆车……三一重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品牌的发展史。

  工程机械只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缩影。 在电力装备、数控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等多个领域,我国高端装备自主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高端装备自给率不断提高。

  “现在我们毫无疑问可以算是世界一流的变压器制造商。” 天威保变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荣表示,“现在天威可以在特高压领域实现完全自主研发,无需进口任何国外公司的技术。并且还向韩国、日本、埃及出口技术”  、印度和其他国家。”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现在很多企业更加注重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结构转型。

  “今年,我国推出多项自主创新高端产品:第三代核电主管道制造关键技术突破、全球首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建成投运 项目的启动,以及国内首台四轴数控精密磨床的推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维慈欣慰地说。

  更让蔡惟慈高兴的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正在从主机层面向关键配套件层面迈进:西电集团与特变电工打造高水平交直流高压 绝缘套管卷制生产线,大全集团成功研发并安装了大型直驱风电设备所需的变频控制系统,长距离大型阀门国产化取得突破 天然气管道...

  “我国高端装备的关键零部件长期受制于人,这样的关键零部件往往比主机的装配难度更大。现在关键零部件有了突破,代表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能力。” 蔡惟慈说道。

中国装备走向世界——装备企业频频与国际巨头较量

  干净整洁的厂房,标准化的生产线,每4分钟就有一台机床下线……在大连机床集团,笔者看到了与“黑、脏、乱”的传统机床完全不同的景象 工具工厂。

  机床作为制造装备的装备,在整个制造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高端数控机床一直是我国机床行业的短板。

  “前几年,我们专注于数控功能部件,现在数控系统、高速主轴、滚珠丝杠等关键部件已经实现量产。” 大连机床集团执行总裁王进表示,“我们的产品技术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等水平,现在德国博世、美国通用、卡特彼勒等国际巨头都已将我们纳入进来” 全球设备供应商体系。”

  长期以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似乎只是轻工产品的代名词。 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海外市场不仅能看到来自中国的鞋袜、玩具,还有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机床、泵车、挖掘机、变压器……

  哈萨克斯坦客户高速公路公司、三一重工和卡特彼勒同台较量后,施工现场总监阿莱格表示,他们本来不相信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但经过几个月的试用,他们现在完全认同 三一重工的产品,逐渐与中国产品认同。

  “我们不仅要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还要在发达国家建厂。” 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表示,“没有国际化,三一重工充其量只是一个更大的‘个体户’。”

  不愿做“个体户”的三一集团,以“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先后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投资建设研发制造基地 在世界上”。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企业都无法随随便便取得成功。 中国装备通过自主创新替代进口进入海外,遭到竞争对手的严重阻击。

  “这种情况现在正在加剧。”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表示,“比如北方重工就投入超10亿元研发超临界锅炉生产急需的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 当我们无法生产时,国际巨头要价很高,一旦我们开发出来,他们立即将报价降低了60%以上,目的是阻止我们获得订单,扼杀我们的增长空间。”

  迎难而上、直面困难,才能彰显英雄本色。  “我们不怕打压,既然要走出去,就要敢于与世界顶尖企业竞争。” 三一重工总裁项文波说。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