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链包括传感器与芯片、设备、网络运营与服务、软件与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等。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金字塔”的塔楼,将是整个需求链条中最大、最基本的一环。 传感器产业的发展速度将直接影响物联网的发展速度。 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将为通信芯片、RFID/传感器产业、系统集成等带来巨大的产业机遇”。 从产业链来看,物联网将为通信芯片、RFID/传感器产业、系统集成、电信运营商等带来巨大的产业机遇。 从受益时间来看,物联网的发展首先受益的是RFID和传感器制造商,其次是系统集成商,最后是物联网运营商。
行业分析师认为,物联网使传感器制造商和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受益匪浅。 “从产业链来看,在物联网应用中,两类厂商受益最为明显:一类是底层传感器厂商,一类是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传感器厂商受益主要 “由于行业应用的推动,传感器的需求量很大,比如银江股份、同方股份、太极股份等。”
国内物联网相关上市公司约有30家。 设计传感器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华工科技、达利科技、歌尔股份、光禄数测、汉威电子、航天机电等。 这些公司预计将从传感器的爆炸性增长中受益。
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它将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物联网的发展无疑将为传感器带来新的机遇。 在物联网的发展下,传感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国内相关企业正在加快发展,抢占市场。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秘书长温学礼表示,面对物联网发展的重大机遇,国内企业应充分发挥产学研联盟自主创新的作用 ,以市场为导向做强传感器产业。
与其他行业一样,标准也是传感器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南阳金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祥认为,目前,在物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应引导、企业应参与物联网标准的研究。 物联网中使用的传感器。 如果行业发展起来再制定标准,难度会很大。 ,并且会浪费大量的资源。 他强调,制定的标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太超前,否则标准就没用。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缺乏龙头企业,国内30多家与物联网相关的上市公司仅与业务相关,业务收入仅占营业额的一小部分。 据高新传感产业研究院GSII市场调查显示,全球80%的知名传感器厂商已进入中国市场。 2009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容量约为530亿美元,预计2010年世界传感器市场将达到660亿美元以上。
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国家急需一批芯片厂商抢占这个市场,打破我国芯片主要依赖进口的困境。 只有实现传感器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国产化,才能真正提高公司的营业额。 提高我国传感器芯片制造业整体水平,提高物联网产业整体竞争力,从而加快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
传感器是构成传感器网络的重要产品。 传感器产品将构成传感器网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相关企业应根据物联网的发展进程和规划调整自己的发展规划,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入物联网的总体看法。 2009年以来,全球传感器市场经历了平稳快速的发展过程,而中国传感器市场的增长相对较快。 贝叶斯认为,由于物联网的发展是未来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长期战略过程,因此在物联网背景下,传感器市场仍需在原有行业应用的基础上稳步前进。 物联网。 发展规划抢占市场先机。
近年来,全球传感器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据赛迪顾问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超过30%。 全球传感器行业将直接受益。 根据Intechno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2008年全球3000多家传感器制造商的销售总额为500亿美元,今年的销售总额将达到600亿美元以上。
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微电子研究所预测,今年我国传感器市场销售额将达到905亿元。 未来5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平均销量增速将达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