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 2009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380.3万千瓦,增速连续六年超过100%,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增速最快的国家。 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80万千瓦,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统计显示,近30年来,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 随着各国新能源政策的逐步释放,国际市场对风机的需求量将是国内市场的3至4倍。 预计今年国际风电设备需求量将达到5000万千瓦。
目前,为我国大部分风电场生产风机的几家大型企业只能满足600万千瓦时的装机容量,其余70余家风机制造企业规模化供货能力有限,大多供应小型风机。 几套或十几套能力。 在张北满井风电场的一个斜坡上,一把37米长的叶片孤零零地躺在斜坡上。 中节能风电(张北)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辉表示:“是直接雷击造成的,能量巨大,其他风电场也有这种情况,我们没有技术和设备来预防。” 直接雷击。”
“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售后服务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风电设备是同一批风电项目供货,但其内部电气元件和控制 系统采用多种不同厂家的产品,这给风电场投运后的备件存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邓辉表示,由于缺乏经验丰富的售后服务人员,对于一次性投入数百台风机的大型风电场来说,前期的发电效率也会受到维护速度的较大影响。
我国风电机组国产化率较低也会影响风电场的运营收入。 “我前段时间换了一个整流桥,进口的要800元,国产的才80元。” 邓辉表示,风扇的寿命约为20年,保修期只有两年。 根据国外经验,5年左右。 设备各部件老化、磨损造成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将显着增加。 “虽然我们电厂的年投资回报率为5%至8%,但按照当地0.54元的标杆电价计算,近几年的盈利水平仍能满足设计要求。但如果国产化率达不到 跟不上,加上维护成本,以后很难保证这样的收入。”
“风电技术研发创新是我国风电产业乃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体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技术空心化问题,令人担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红春表示,目前我国尚未掌握风电机组生产的核心技术,如控制系统、齿轮箱、发电机等,这制约了风电机组生产的发展。 风电产业发展。
虽然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速度位居全球第一,但风电设备产能扩张已远远超过行业需求。 过去几年,风电产业作为国家全力支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吸引了全社会各界资本的强烈关注。 铁路、航空航天、兵器等行业的国有资本大举进入,民间资本也纷纷涌入淘金。 受此影响,风电设备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风力发电机整机生产企业仅有6家,但到2009年底,发电机整机生产企业已发展到近90家。其中,拥有样机的企业有57家, 年装机容量100台以上的企业约30家。 此外,还有风电设备零部件生产企业数百家,叶片生产企业50多家。 早在2009年初,国家能源局就发出“警惕风电设备制造投资过热”的呼吁。 《关于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更加明确指出,必须严格控制风电设备产能盲目扩张。
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出现“低端产能过剩”现象。 风电市场的竞争基本属于低端产能的竞争。 因为,除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汽等实力企业外,绝大多数风机制造企业只是通过国外技术转让组装整机,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企业不愿意将一流的技术转让给别人。
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持续翻倍增长,但随着基数的扩大,行业增速将放缓,国内风电机组市场销量增速也将下降。 那些相对过剩的风电机组产能迫切需要寻找出路。 业界的共识是出口和离岸。 风力。
由于成本较高、国内技术不成熟,海上风电短期内不太可能快速增长,巨大的海外出口市场成为众多风机制造商眼中的蓝海。 金风科技、明阳风电等各大厂商纷纷将目光投向欧美发达国家。 据全球风电行业权威咨询机构BTM预测,到2014年,美国和印度市场风电装机容量增速将分别达到23.3%和20.3%。
据统计,目前国内有80多家风电机组整机生产企业,还有不少企业准备进入。 预计2010年我国风电设备产能将突破20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在1000万千瓦左右。
随着我国风电产业快速发展,风电设备制造业出现了投资过热、一哄而上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风电设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产业健康发展”。
要实现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业内专家认为,要把握两个方向:一是加大自主创新,做大做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把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是加大“走出去”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更大更广的生存发展空间。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我国的风电设备尤其是风机确实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但从发展来看,我国风电产业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业内专家认为,风电设备特别是风机制造行业的发展前景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悲观。
2008年,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近8亿千瓦,而风电只有1000万千瓦,不到1%。 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电力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千瓦,风电占整个电网的比重将达到6%。 届时,随着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的进步,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调度将逐步实现,将彻底解决电力负荷小、风电并网量大、上网难等实际问题。 向内蒙古、甘肃等西北地区送电。 实现风电全额收购。
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后,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一些热门行业。 但解决产能过剩不仅需要国家计划的调控,更需要市场的调控。 一些行业应以全球市场需求作为判断产能是否过剩的基本标准。 沉阳瑞翔公司占领美国风电市场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过时的技术,没有过剩的市场。
沉阳瑞翔风能设备有限公司位于浑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是我国风能装备制造的核心企业。 拥有国内最大的2.7兆瓦风电机组组装制造生产线。 设计规模为年产300台2.7MW风力发电机组。同时拥有750千瓦、22千瓦风电机组生产线,并拥有国际一流的综合检测调试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和设计开发中心。 其风场勘察、设计、并网服务和风机设计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