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药审批和生物制药进入医保目录进展缓慢,王军认为,要考虑创新药和进入医保目录药品的安全性; 但另一方面,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新药创制的热情。 但目前还没有形成特别顺畅的通道。
中国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技术委员会委员侯自强表示,以新一代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的三网融合为例,技术上 阻碍三网融合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但三网融合始终停留在一些领域、项目上,却未能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根本原因是市场准入部门之间产生的利益冲突”。
侯自强认为,“三网融合改变了整个业务链、产业链,表面上是电信与广电的矛盾,更多的是广电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 三网融合的基础是互联网,收入成为主要问题,因为国家将互联网ISP牌照发放权交给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而广电则持有牌照 对于网络视频、IPTV和互联网电视(Internet TV)来说,双方都受到各自力量的掣肘,成为推动三网融合的主要障碍”,“这是其他国家遇到的共同问题,但中国更 复杂,涉及利益重新分配和制度问题。”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决定》时也表示,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尚未形成。 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依然突出。 技术创新成果转移机制亟待建立,缺乏创新成果产业化中介机构。 部分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如节能环保和“三网合一”相关行政管理体制、生物医药行业新药审批流程、航空航天领域空域管理规定等。 发展通用航空、卫星应用军民融合机制。 产业发展。 政府机构分散、部门众多、缺乏有效的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决定》时表示,“虽然部分领域从规模上已跻身世界前列,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装配加工能力、技术集成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其中,“新兴信息产业虽然在系统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集成电路、光电子、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基础技术仍有待突破;生物医药产业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迅速,缺乏创新药物和工程化学技术和设备;基因工程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产业化转基因技术尚未掌握,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开发缓慢;虽然 装备制造业规模大,缺乏大型装备的关键核心零部件、控制技术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将突破4.5万亿元,2020年将突破10.7万亿元,复合增速15%至19%。”
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的“蛋糕”有多大? 有关机构预测,10年后这块“蛋糕”可能突破10万亿元。
根据《决定》,五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 2020年七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5%。基于这一发展目标,华泰联合证券预计,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将突破4.5万亿元,将突破10.7万亿元 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15%至19%。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第四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上表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 到2012年将达到2.8万亿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广义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1.1万亿元。 预计到2020年,我国广义生物产业总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4万亿元、生物制造1万亿元、生物农业1000亿元、生物能源3000亿元、生物能源1000亿元。 在生物环境保护方面。
早报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部进一步获悉,我国高端装备国产化环境并不理想。 最突出的表现是设备招标中对国产设备的歧视现象依然普遍; 用户强制要求必须使用本地化主机。 规定了进口零部件和材料; 设备采购中过度压低国产设备价格; 夸大本地化过程中的曲折和问题; 高于国际同类产品标准等不切实际的要求,增加了国产化的难度。
相反,张启载认为,对于传统优势产业,政府应加大对关键技术开发的政府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内升级,防止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下降;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 原因在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技术变革方向相对明确,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则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如果完全依靠政府制定 “战略性新兴产业路线,我们有可能走错了技术路线。我们必须让不同企业的不同技术在市场上竞争,从市场中选择好的技术。”
与张启载的观点类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研究部主任冯飞在今年8月的“中欧张江2010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高峰论坛”上表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大的风险在于技术变革,具有不确定性,目前我们缺乏掌握核心技术、把握领先技术发展方向的能力。
张启载认为,一是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应该是方向性的,不能出现技术偏好,不能破坏市场的技术选择机制; 第二,鼓励风险投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无需政府直接财政补贴。 “政府只是在早期起到培育市场的作用,最终到一定时期就应该退出,这样的行业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