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决策流“四流合一”是企业管控一体化的目标。 作为企业运营的信息支撑系统,大致分为几个部分:作为计划系统的工具是供应链管理软件,特别是调度工具APS(高级计划与排程),作为生产现场执行系统的工具 是MES(制造执行系统)软件,公司的业务管理和绩效评估工具是企业资源计划(ERP)。 三者之间形成逆时针闭环工作流程。
业务规划层从会计系统开始,其副产品是库存管理。 在此基础上,发展到MRP,兼顾物流和资金流,从以会计为主调整为以物流管理为主。 在MRP II阶段,管理的重点将扩展到企业范围内的各种资源,但物质资源即物流仍将是主要关注点。 ERP阶段,其本质仍然是基于企业资源管理,但其管理范围已扩展到生产、供应、销售、人事、财务、物资等。 总之,企业的核心始终是围绕生产对象,即供应链,即物流。 物流是生产的主要对象和基础。 物流管理是生产的主要管理环节。 通过物流加工形成生产链。 ,生产链中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流动形成了产品链。 产品链及其价值的叠加形成了资金流和价值链。 因此,资金流是物质流的产物,两者具有因果关系。 信息流是物流、资金流的形式或载体。 因此,从MRP、MRPⅡ到ERP,从名称到本质,顾名思义,都是以物流管理为主。 但到了ERP阶段,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技术原因,偏离了初衷。 这不是管理思想的变化,而是信息产品的变化,即供应链管理功能低下成为ERP的软肋。 迫于无奈,ERP公司和一些非ERP公司在ERP之外开发了新的独立SCM软件。 这又催生了SCM产品市场、SCM公司和产业。 ERP与SCM的联姻相辅相成,形成了新的业务管理层。
全球著名的西门子公司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洞察现代企业特别是石化企业的管理需求,抓住机遇,率先提出推动决策信息化的解决方案 企业集团总部机关,并推出相应的信息化技术产品——XHQ(EXTend Head Quarters),即延伸的企业总部。
XHQ是企业总部决策支持和信息集成平台。 是消除总部级和企业级信息孤岛和不完整循环,实现企业级信息流程及相关信息的可视化和集成,实现业务流程的协同和集成的有力工具。 集成实现企业上下、部门之间、纵向横向的实时、一体化沟通。 实现了各级决策部门的建模和科学决策。 在企业商业智能的基础上,实现实时的运营智能,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总部的决策、监控和协调功能。 信息接入与集成、信息加工与处理、信息展示与升华是西门子XHQ的三部曲,是西门子XHQ系统架构的基石。
信息访问和处理层位于第一层。 该层的作用是实现与现有的各种系统的通信连接。 这些系统涵盖了以基础自动化和流程自动化、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数据仓库(DW)为代表的企业业务。 智能(BI)系统。
第二层是信息模型层。 在这一层中,数据源层包含的信息系统将被集中缓存、存储、聚合、分析和关联,并通过XHQ信息模型对信息进行有机组织,提供企业组织角色的可视化 生产运营流程能够真实还原运营管理流程密切相关的原貌,帮助企业各级决策者和执行者构建“大而全的视图”,以便能够以简单、快捷的方式迅速做出反应。 通过直观的形式,他们可以看到以前想看到但分散在许多信息孤岛中的操作信息。 同时,根据不同角色的信息需求,定制信息的组织形式,保证决策和执行的及时性、准确性。 中间层也充当了前后的纽带,凭借其可配置的性能优化技术,它还负责管理数据源的连接性和可访问性。 根据对IT架构的影响和数据源访问的负载,对数据访问进行负载均衡,保证后端数据源系统的负载最小化。 另外,信息的刷新实时发布到第三层,即浏览器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