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业本身是一个新兴的、年轻的产业,但却对人们的工作、家具、娱乐、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建设部调查显示,北京80%的智能建筑仍处于手动阶段。 智能系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形成智能建筑智能化的怪现象。 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因为最先打出智慧建筑旗帜的是房地产开发商,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智慧建筑。 他们需要的只是智能建筑的金字招牌,为房地产产品增值。
同时,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似乎存在一些技术脱节。 虽然某些装备系统是他们的专长,但当新技术发展很快的时候,他们也难免跟不上。 此外,在我国楼宇控制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成为制约发展和应用的最大障碍。
此外,目前我国仅有极少数公办、民办高校设立了楼宇自动化学科,且没有相应的智能化专业。 智能楼宇应用技术无弱电岗位,部分单位60%以上无物业管理等。楼宇自动化方面,新人人才紧缺,传统弱电工无法掌握要点 操作弱电智能系统。
随着国内建筑企业大力投资智能设备,原来智能设备占建筑总投资的比例从3%上升到20%。 如此大的设备投入,唤醒了专业智能管理人才的尽责。 智能功能。
2004年至2006年,北京电视台、北京建设报、北京晚报等媒体和主流报纸对智能人才短缺问题进行了报道,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2010年11月,在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科委、北京市人力资源和保障局组织的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楼宇自动化管理作为智能化系统的一个分支被列入 舞台上,体现了国家对智能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对楼宇自动化等楼宇新产业、新岗位、新责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