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各地采访调查发现,环保执法人员存在诸多困难,其中包括执法手段不先进等。 环境监测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 在监测过程中,由于技术缺乏、设备落后,大多采用人工检查、人工处理。 监测数据极不稳定,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现有的一些在线监测方法也存在稳定性和准确性等问题。
物联网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物联网是利用射频识别、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信息传感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对物体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控制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 管理。 凭借强大稳定的移动网络支持,企业污染数据可以及时传输至环保监管部门,有效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这套智能监管系统是之前在线监控的升级版,可以将各种自动监控数据传输到市政平台,还引入了关键部位的现场视频监控,效果非常好。” 南通市环保局开发区分局副局长尹冠云告诉记者。 据介绍,智能污水自动监测系统不仅信息传输更加及时,数据也更加稳定可靠。 目前,南通环保部门已在全市化工、印染等近200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智能污水自动监测系统,可及时有效掌握重点排污企业的污水排放状况 。
在环保部门电子监控室内,污水流量监测设备正在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汇总到环保监管部门的电子显示屏上。 实时跳动的数据就像警惕的眼睛,监视着远处企业的污水排放情况。 负责监测的环保人员告诉记者,当企业排放的污水水质或流量达到报警阈值时,智能污水自动监测系统会自动向设置的相关监管人员发送短信,环保 有关部门将尽快赶赴企业处理。
记者在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看到,由于企业污水排放通道前端安装了污水流量监测设备,可以实时采集污水排放信息。 同时,该设备可以采集水样,分析水质。 污水流量信息和水质信息通过设备。 内置移动网络模块,实时传输汇总数据至后端数据分析仪器,帮助企业进行自放电监测。 该公司环保部负责人蒋小燕告诉记者:“过去,企业投入大量精力、财力,为了及时控制和达标排放。有了智能化系统,结合人工巡检, 效率提高了很多。” 据蒋晓燕介绍,该公司实行“一厂一”污水排放模式,排放量近千吨/日。 使用智能系统后,接管与开发区水处理厂的连接特别方便。
江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环境工程师刘伟表示,智能污水自动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来源相同,企业、开发区、市政检测平台的数据都是一致的。 共享,减少分歧,增进各方理解。
同时,物联网智能污水监控系统的经济性也非常理想。 该平台仅需企业和环保部门一次性投入资金即可搭建。 运行后,每年只需投入少量的维护费用,可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有效降低环保监管执法成本。 尹冠云表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污水监测系统还有望拓展除COD、污水流量之外的其他项目的在线监测。 在系统收集的污水数据在企业和环保部门之间共享的基础上,未来将逐步实施。 实现网络共享,让园区周边居民乃至全社会掌握相关环境数据,共同构建和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