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2023-09-18 工业品商城341
核心提示:张相木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将其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强的。 “力争到2020年实现高端装备制造。” 制造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30%以上。 国内市场满意率超过25%。” 早在今年8月,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也曾公开表示,工信部将制定“十一五

   张相木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将其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强的。  “力争到2020年实现高端装备制造。” 制造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30%以上。 国内市场满意率超过25%。”

  早在今年8月,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也曾公开表示,工信部将制定“十一五”期间装备工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思路。  “十二五”期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和产业协调发展。

  “十一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相木认为,这种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产业规模跃居世界前列。 我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制造体系。 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前列。

  其次,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在载人航天、绕月工程、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自主制造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和谐CRH380A动车组再次打破世界纪录,时速达到416.6公里。

  三是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  “十一五”前四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单位能源消耗累计下降20.76%,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 13.14%。

  最后,两信息化融合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 计算机集成制造等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控制。 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基本实现了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与ERP的集成应用。

  在此基础上,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极大冲击了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模式。 西方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提出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发展路线,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然而,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并不意味着回到传统制造业的轨道。 而是瞄准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谋求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持续掌控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加速国际产业转移,扩大低端产品产能。 我国制造业处于高端封顶和低端挤压的双重被动局面。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特点、新情况,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此前,负责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政策解读中表示,虽然国内装备制造业 大型装备规模大、关键核心部件、控制技术和高技术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 装备制造业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如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管理规定、卫星应用的军民融合机制等。“现行的管理方式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该负责人说道。

  针对这一情况,张相木在当天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时期是解决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迈出产业转型实质性步伐的关键时期 和升级。“创新模式、培育市场、推动产业发展。要统筹技术开发、工程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工业生产关键环节,加大科技投入,依托优势企业加强整合 产学研结合,集中优势力量,突破产业发展边界技术瓶颈,加快形成自主技术和标准。

  一是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脱离现有产业基础,必须建立新的产业体系。 必须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相一致。 结合。 在不脱离现有产业基础的情况下,要注重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二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关系,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着提升,依靠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催化发展新兴产业 。“既要推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又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共同创造和共享国际创新成果。” 结果。” 张相木说道。

  三是处理好重点领域整体推进与跨越发展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合理规划、统筹协调、协调发展。 同时,选择最有基础基础和条件的地区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形成新的增长点,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推动优势地区发展。

  四是处理好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关系。 对于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特别是在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初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加强政策支持。 同时,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同时,由于国家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具有初期投资高、风险高的特点,国家在制定专项规划和政策设置时,必须研究完善其鼓励创新、引导投资的特点。 加大消费税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立健全资助体系,创新支持方式。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