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内变压器产量为12.6亿千伏安,当时需求已经饱和,预计今年需求不会超过13亿千伏安。”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变压器分会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振彦预测。 尽管如此,国内仍有企业在建设新的变压器工厂。
与“十一五”前期相比,目前国内变压器需求量增幅不大,但企业产能大幅提升。
对此,郭振彦感到很无奈。“目前,变压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年产能达到30亿千伏安,只有特变电工、西电集团、天威保变三大变压器生产企业的产能超过5亿千伏安。”
产能过剩直接导致价格下跌。 南通晓星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协哲告诉笔者:“与去年相比,今年变压器的销售价格减半了。” 很多企业甚至进入了负利率时代。 郭振彦说:“目前,传统电力变压器产品的利润正在下降。20世纪80年代,这些产品的利润约为20%。前两三年,下降到8%左右。现在是2%。” % 到 3%。”
供需严重失衡,使得变压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甚至出现无序竞争。
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必须付出超过1700万元的净亏损。 在江浙地区,一些规模较大的变压器企业正在互相压价,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目前,这一趋势已从传统电力变压器蔓延至牵引变压器等特种产品。
变压器行业开始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 某知名变压器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经理透露,虽然有些企业在招标中报出的价格很低,但他们却能通过多种方式从中获利。 某大型国有变压器企业负责人透露,为了保证利润,一些小企业甚至收购旧变压器,将旧铁芯拆解加工后出售。
由于变压器生产周期长,市场反应必然滞后。 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企业还在根据去年的订单进行生产,但很多中小企业今年还没有接到订单。 因此,明年肯定会出现“无米可煮”的情况。
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不合格或拿不到订单的企业将因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而被淘汰。“根据目前形势分析,明年变压器行业可能会出现一次洗牌。” 业内专家表示。
与今年完全不同的是,2008年,国内变压器生产一度紧张,供大于求。 沉阳变压器研究所技术专家朱培勇给出解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企业产能不足,主要问题在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由于硅钢片供应十分有限,有载分接开关、套管等关键零部件紧缺,变压器企业无法开工。
变压器是一个重材料、轻工业的行业。 材料成本占整个产品成本和价格的60%以上。 作为变压器的主要原材料,硅钢片国内产量十分有限,长期依赖进口。 物以稀为贵,硅钢片的价格一路飙升。 即便如此,货源依然供不应求。2004年以来,变压器企业一直面临硅钢片供应不足的问题。 当年硅钢片价格的暴涨,让很多企业生存困难。
此外,铜价波动也是变压器行业面临的严重问题。 由于变压器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中铜价变动频繁,签订合同时设定的价格往往与实际生产价格不一致。 这对于原材料占比较大的行业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
“十一五”期间,国内变压器行业整体水平基本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质量水平与国外产品相差无几。
近年来,随着武钢扩产以及鞍钢等企业硅钢片项目的投产,硅钢片的供应问题得到解决,价格从4万元回落 目前的水平为20000元/吨左右。
除硅钢片外,变压器重要部件有载分接开关产能不足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十一五”期间,随着零部件制造商取得长足进步,生产有载分接开关的上海华明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有载分接开关制造商。 生产扩张导致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短缺。 问题很容易解决。 据了解,变压器零部件的价格已经开始下降。
“目前,制约变压器发展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这为变压器行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朱培勇说道。
对于变压器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前景,郭振彦、朱培勇都给出了充满希望的答案。
近年来,电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基本完成以500kV特高压为骨干电网的国家电网建设工程后,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正在大力发展。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面对世界电网发展新趋势,国家将智能电网发展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 智能电网的宏伟规划给变压器行业带来了足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