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说明这波信息产业浪潮并没有停止,而是在进一步深化、延伸和扩大。 不少专业人士将物联网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是信息产业新一轮竞争的核心领域。 预计10年内物联网将大规模普及,发展成为万亿级高科技市场。 其产业规模将是互联网的30倍。 美国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业务数量将超过人与人通信业务数量的30比1。
前不久,笔者与相关部门对北京两家物联网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我国在物联网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8年奥运会上,相关公司为奥运公共区域指挥中心提供人员、车辆定位、管理、指挥调度、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等无线网络运营服务,充分发挥了奥运公共区域指挥中心的作用。 专用网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速度。 特色,以稳定可靠的物联网系统,成功为奥运会安保管理提供良好服务; 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集会疏散系统中,有关部门集成了道路摄像头、地铁摄像头、移动视频车,实现了系统集成视频、定位、传感和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 上海世博会还成功运用物联网技术处理票务、安全管理等问题。 在北京,相关部门通过建设有毒有害气体远程防控系统、锅炉节能减排监控系统、平安校园综合安全防范与治理等,打造了物联网综合示范区。 控制系统; 在山东,一些企业已在汽车上贴上电子标签。 “远程控制”每辆车; 一些公司使用RFID技术来追踪肉制品的安全性。
从应用范围来看,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安防、物流、零售、电力、金融、环保、公共安全、工业监控、医疗等领域。 从具体管理实践来看,物联网至少可以解决以下管理问题。 一是可以加强现场实时监管,便于及时了解各种物资设施及周边环境的状况。 例如,更多地利用物联网来监测环境污染,可以提高监测效率,有效防止企业非法排放污水。 二是实行一体化系统管理。 例如,通过物联网对农业耕种、田间管理、粮食生产、食品加工进行全流程管理,可以解决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问题。 三是能够处理大容量、海量信息的复杂管理问题。 这适合处理庞大系统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以便及时解决冲突。 第四,可以提出智能化解决方案,节省大量资源和能源,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