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经济复苏困难时期,对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从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相关统计数据来看,行业整体运行状况一直较为稳定,全球经济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并不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仪器仪表行业长期与下游客户保持着沟通,因此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更加敏感。 六年来,行业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有效规避了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保证了行业的平稳发展。
仪器仪表行业专家奚家成表示,主要表现之一是,随着国家节能、降耗、减排、低碳等政策的不断推进,传统市场需求减少,而风电 、核电、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行业需求量的增加,对仪器仪表产品产生新的大量需求。 这成为行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2010年,在上述新需求的带动下,行业全年呈现出产销量大幅增长、利润大幅增长的良好局面。
奚嘉成表示,今年上半年较高的行业运行数据为全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半年的增长将大于上半年。 虽然下半年行业利润同比增速因基数原因有所回落,但整个行业的利润增长仍能保持良好状态,月均利润值也将持续回落。 增长,全年利润增速仍将高于产销增速。 他预计行业利润增速将高于15%。
在产品出口方面,部分仪器仪表产品国外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 据统计,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9.2%,出口额超过总产值的四分之一。 整个行业的快速增长显然是由出口拉动的。
业内人士指出,仪器仪表行业之所以能够平稳快速发展,得益于两大因素形成合力——外资企业走出低谷和行业持续技术进步。
外资企业是仪器仪表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利润同比增长-2.68%,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利润负增长。 但2009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3%。 到2010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利润持续回升已经形成并趋于稳定。
技术进步、规模效应、加强管理等措施的不断落实,进一步奠定了行业平稳运行的基础。 金融危机后,仪器仪表行业进一步加大技术进步力度。 2008年、2009年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1.5%、7.5%。 2010年上半年增速已升至43.46%,新产品占比达到16.04%。 与此同时,2010年上半年,公司产品库存仅增长7.31%,营运资金余额、应收账款、负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数据均低于产量增幅和营业收入增幅。 销售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全行业利润增速高于去年,但由于外资企业占行业企业总数近一半,外资企业利润增速为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仍需密切关注中资企业的产品。 市场竞争力。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国产仪器仪表产品的技术含量已经大大提高。 火电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DCS等高科技仪器仪表的应用被业界视为2010年仪器仪表行业的一大亮点。
奚嘉成表示,近年来,我国在大型工程项目主机设备国产化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改变了以往大型自动化控制系统依赖进口的局面,将有效打破垄断。 的外国公司。
尽管国内产品的性能不断提高,但在与国外产品的竞争中仍处于劣势。 国内一家大型自动化控制系统制造商负责人告诉笔者,由于技术水平差距和准入困难,我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现场仪表市场形成了国内企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局面。 高端产品为中端产品,外资企业为中端产品。 主要是; 大中型工程项目依赖国外,中小型工程项目使用国内产品。 这是由于国内外产品的技术性能还存在一定差距,也是国外产品大幅降价阻碍国内产品销售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自动控制系统和关键测试仪器正在成为我国装备现代化的瓶颈。 因此,研制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关键精密检测仪器,满足重点建设工程及其他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国内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外资企业也在不断调整策略应对。
外资企业的一个重大调整,就是从大规模投资建设工厂转向对原有设施的改造和补充。 外资企业的另一个调整是投资方式的改变。 随着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对华生产转移投资下降,部分外资从投资建厂转向贴牌生产。
行业权威人士表示,上述调整表明外资企业正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深度,扩产增效以保持效益。 为此,他建议仪器仪表企业进一步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实现首套产品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