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前三季度统计,1-9月,我国共生产金属切削机床54.5万台,同比增长32.3%。 前三季度,我国累计生产数控金属切削机床157822台,同比增长66.51%。
与亚洲的韩国、日本相比,这里的风景并非中国独有。 据韩国机床制造商协会(KOMMA)提供的统计数据,1-9月,韩国生产的机床总值为19871.22亿韩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64.77%。 日本机床工业协会(JMTBA)显示,日本前三季度机床订单总额较2009年同期增长173.2%。1-9月,日本机床累计销售额为6128.8亿日元, 同比增长30.1%。 其中,日本国内订单同比增长98%; 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30.2%。
从下半年的情况来看,虽然可以明显注意到订单量较上半年有所下降。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机床工具行业本身的市场销售特点,今年增速超过30%应该没有问题。 以此计算,今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很可能再上一个台阶,达到5000亿元。 但可以肯定的是,明年不可能再保持如此高的增速。 记者从协会得到的答复是“增长15%左右”。
在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第六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黎明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十二五”末,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
这样算来,如果按照明年“十二五”第一年5000亿元的基数计算,未来五年的增速应该在10%左右,这当然应该是 稳定发展。 不会像“十一五”那样。 行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1300亿元增长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表示,“十二五”期间,最重要的是落实一个主题、一条主线。
“一个主题”,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贯穿一切工作的首位; “一条主线”就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如何转变发展模式,切入点在哪里? 要调整结构,包括三大产业结构; 出口、消费和投资之间的结构; 收入分配结构; 区域发展结构等
他强调,我们要成为一个强国,需要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大企业。
我国工业产品总量虽大,但产品附加值不高。 截至去年底,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为26.8,也就是说100元的工业产值,实际创造的价值只有26.8元。 世界平均水平为35,发达国家为40。
为什么我国工业增加值不高? 重要原因之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许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仍依赖国外进口。 作为主要装备机床的机床工具行业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苗圩表示:“数控机床项目制定了‘十二五’实施方案,主要按照船舶、航空航天、发电设备、汽车四大传统服务领域实施。此外, 必须在航空航天领域实施,需要适当扩大,主要是国防军工需要的装备,很多国防军工急需的高端机床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同时,国防军工也是国产数控机床的最佳应用领域之一。”
除主机外,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将是数控特别关注的重点。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专项规划重点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在具体任务安排中,重点关注上位机与数控系统、数控系统与功能部件的协调发展。 此外,“十二五”规划还明确对配套国产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样,可以相信,“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这些薄弱环节的投入,切实解决系统和核心功能部件的质量水平问题,使高端数控 系统和功能部件能够满足可靠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为了按照具体要求实现大型机的量产,国产高端数控系统的市场份额能否占到8%到10%的目标。
苗圩透露,“十二五”国家还将鼓励和支持具有良好制造基础的功能部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 积极推动机床行业率先采用专为数控机床开发的各类高端数控系统。 功能件和工具产品,鼓励整车厂为功能件企业开发各类急需的制造装备。 他相信只有这样的能力才能弥补这个缺点,跟上主机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