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近期提供的一份报告表示,电缆行业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特别是各地,尽管交联电缆生产产能严重过剩的实际情况, 仍然引进大量立式塔式生产线,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产能闲置等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电器行业超高压电缆、特种用途电缆等高端产品产能不足,导致绝大多数产品或原材料依赖进口。
“显然,这种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产业发展与咨询部高级经济师程仁超表示。
“产能过剩不仅限于电缆行业。”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产业发展与咨询部主任王坤表示,发电设备的产能也超过了需求。
根据国家规划,从现在起至“十二五”末,我国每年将新增70至8000万千瓦的需求。 然而,中国发电设备制造商仅有哈尔滨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东方电气集团3家。 公司生产能力达到9000千瓦。
变压器行业产能过剩对行业的影响颇具代表性。 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变压器产能大约是全球总需求量的1.5倍。 有变压器生产企业反映,部分变压器产品的最终售价仅为原材料成本的80%。
在招标市场上,国内电力行业在招标时往往采用最低价投标方式,这也导致了设备制造商之间的降价竞争。 西门子等国际家电行业巨头在投标时总是会计算生产成本,如果赔钱则宁愿不中标。
程仁超认为,产能过剩问题的产生,主要是需求过多,产能不受约束。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晴雨表,国民经济总体良好为电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器行业恢复强劲增长势头,实现工业总产值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前三季度累计产品产销率为97.05%,月产销率也保持在96%以上。
外贸方面,下半年以来,我国电器行业无论是进出口额、出口交货值还是贸易顺差,多项指标全面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最好年份2008年的水平。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5.2亿千瓦快速增长到2009年的8.7亿千瓦,年均增长13.7%。 供电建设对发电设备影响很大。 旺盛的需求带动了发电设备产量大幅增长。
“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将是重点。 可以预见,其形成的市场需求依然强劲,电器行业发展动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