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业发展目标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明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定为11%,包括技术改造在内的工业投资增长19%左右。 还提出明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每降低4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2.2个百分点。
鉴于国家国际形象、国内发展模式转变和居民生活质量需求等共同努力,“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总体强度不会低于 “十一五”规划。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表示,要非常明确的是,“十二五”期间,“十一五”的减排内容 》将继续: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衡量水体有机物含量的指标)是两个具有约束力的指标。 但这还不够。 “十二五”规划还将增加新的内容:比如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专家认为,节能减排是“十二五”时期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要继续进行技术改造,关停、兼并现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 尽快建立健全碳减排量、测算、评估等低碳经济服务业,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由于工业领域是完全可以通过生产过程的能效评估来采取节能行动的最佳领域,当今国际先进的工业自动化技术无疑可以在节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和资源优化,除了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外,还必须采用各种先进的工业自动化技术。
事实上,严格意义上的工业自动化领域,无论是与电机能耗相关的高效电机、变频调速、软启动、能量回馈等单台设备节能技术,还是先进的节能技术, 整个系统的过程控制和能源。 管理解决方案和工业自动化技术可以带来全方位的节能手段。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高耗能落后产业淘汰将持续加速。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对落后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促进工业安全、技术进步和精细化管理。 这为自动化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例如,在化工行业,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第一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工艺目录的通知》,我国将推进危险化学品自控改造 流程企业,切实提高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增强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十二五”期间,自动化控制系统、传感器、机器视觉、安全屏障、能效管理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得到广泛应用。
“十二五”前期我们肯定要经历一个比较困难的调整过程,但后期我们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面对这样的新形势,企业该怎么办? 我认为应对措施有以下八点:
对策一:抓住新机遇,抓住这三个方面的机遇。 一是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重组给我们带来的新机遇; 二是这场危机也在酝酿一场新的世界性技术革命和突破,主要是节能环保,还有新能源和低碳。 其他领域的技术,那么这些新技术的突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机会,可以开发新的产业、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 第三,“十二五”规划特别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的机会。
对策二:迎接新挑战。 “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正在迎来高成本时代。 一是土地成本高; 二是房价成本高; 三是原材料成本高; 四是原材料成本高。 五是能源成本高; 五是环保成本高; 六是人才成本高; 七是劳动力成本高; 八是资金成本高; 九是知识产权成本上升; 第十是制度、交易成本高。 未来一段时期,我们将面临这样一个高成本时代的巨大挑战。
对策三:找到合适的新定位,找到合适的目标客户,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设计我们的新产品和服务,找到我们自己新的盈利模式、营销渠道等。
对策四:要发展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第一是新能源产业,第二是节能环保产业,第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第四是绿色制造,第五是文化创意产业、现代传媒产业、教育培训 第六是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第七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