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用户来说,及时了解主流无线解决方案厂商努力改进的方向及其实时进展是有帮助的。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也可以为用户判断这些无线解决方案的优劣提供参考。
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智能无线部门高级无线技术经理姚永斌指出,艾默生智能无线现场解决方案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集成等几大功能。 要考察艾默生智能无线现场解决方案的新进展,也可以参考下面这几个方面来一一总结。
他指出,在数据采集方面,大量艾默生无线仪表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艾默生未来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是进一步丰富无线仪表的种类。 目标是实现测量类型多样化、产品性能分级和覆盖范围多样化。 类型的应用程序。
在数据传输和控制功能方面,都是由智能无线网关产品来实现。 这方面的进展主要是不断优化性能并进一步提高可靠性以满足常规控制要求,例如网关冗余。
现场数据的集成主要是指与DCS、PLC等上位机的无缝集成。 对此,其网关除了可以与艾默生自有的专家控制系统和过程控制软件无缝集成外,还可以与现场各种主流系统平滑集成。 此外,由于其支持IEC62591(WirelessHART)开放协议,艾默生智能网关还可以兼容支持相同协议的非艾默生仪表。
此外,姚永斌还指出,虽然无线现场解决方案一直是艾默生关注的重点,但目前工厂用户要求现场解决方案与工厂解决方案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促使艾默生加入 发力与IT供应商共同向上层推出综合无线网络。 据他介绍:“目前艾默生主导的一体化无线解决方案已在中国被众多用户成功使用。”
对于霍尼韦尔来说,现在似乎是讨论无线解决方案进展的最佳时机。 在不久前的用户大会上,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无线解决方案onewireless R200。 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无线业务经理姜天生对最新版本的改进进行了点评。 现作出如下总结。
首先,用户可以使用OneWireless骨干网络为其无线现场仪表实现与有线系统几乎相同的性能。 这些性能包括可与有线方式相媲美的刷新速度和时滞范围、无线通信的冗余设计和跳频设计、无线网关的冗余设计、与系统的嵌入式数据集成以及现场无线仪表的配置和升级。
其次,新版本网络的规模更加灵活。 无线网络可应用于简单的现场仪表无线网络,无线发射器本身具有路由功能; 它还可以应用于覆盖整个工厂的多种无线应用。 这使用户能够灵活地设计最有效、最经济的无线网络。 最后一个变化是用户的易用性,体现在无线发射器、无线模块、现场接入点和无线管理平台的自由设置上。
近年来无线应用实例的不断增加应该让无线解决方案提供商有理由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不难看出,如今,厂商在谈论国内无线应用时,有越来越多的案例和信息可以展示。 这与最初供应商缺乏国内证据的情况不同。 这似乎证明无线解决方案市场确实正在朝着乐观的方向发展。
谈及这个话题,艾默生智能无线部门高级无线技术经理姚永斌认为,与三年前的情况相比,流程工业中的大多数用户已经具备了认可和接受智能无线解决方案的条件,并开始接受智能无线解决方案。 在新项目中使用它们。 竞争在改造项目中的使用。
他透露,艾默生已经积累了300多个无线用户,其中50多个已经正式投入运营,成果非常显着。 基于这一事实,他进一步表示:“未来,艾默生将继续加大在无线方面的投入,不断推动和完善无线业务。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预测,无线技术将在2020年进入过程工业的主流。”
霍尼韦尔的姜天生也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他认为,现阶段用户已经充分认识到工业无线技术带来的技术优势和经济节省。 在谈到无线技术的未来定位时,蒋天生表示:“工业无线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监测,还可以用于控制。因此,无线技术未来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很大。无线技术 “可以在多种应用中使用。场合和有线解决方案是相辅相成、融合在一起的。”
就具体应用实例而言,罐区显然已成为无线解决方案的热门应用。 蒋天生表示,霍尼韦尔刚刚在中国赢得的一个大型项目中,无线发射器广泛应用于原料罐区、中间罐区甚至成品罐区的数据采集。 主要好处是节省大量时间。 在安装成本和时间方面实现了成本节约。 艾默生的姚永斌也对无线解决方案在罐区的大规模应用感到非常满意。 他表示,在一些石化罐区,特别是用于贸易中转的国家战略储备油库,无线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加强。 关键数据的可靠性提高了罐区的管理。
应该承认,对于无线解决方案来说,用户认知方面的进步是令人欣喜的。 至少,大多数人不再以安全问题作为拒绝无线解决方案的理由。 尽管一些相关的讨论仍在继续,但人们已经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具体的应用问题,例如提高设备传输距离或增强电池寿命等,这也表明情况开始向好的方向加速。
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即提高设备传输距离和增强电池寿命,确实值得讨论。 这些方面的改进将意味着组网更加灵活、维护更加方便、成本进一步节省。 这对用户来说意义重大。
针对这方面可能存在的担忧,姜天生表示,onewireless R200版本的无线架构非常灵活。 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场合和传输距离,设计最优的工业无线架构。 这使得单个仪器的传输距离不再是问题。 经过发展和改进,无线发射器的电池寿命已经达到足以满足用户的水平。 例如,常温条件下1秒刷新率可达4.5年,5秒刷新率可达10年。 不仅如此,无线发射器还配备了独特的自适应功能,可以自动调整最佳发射功率,进一步降低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