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亟待探索成功商业模式

   2023-09-28 工业品商城57
核心提示: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物联网概念诞生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 它不是概念炒作,而是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为加快传感器产业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在北京召开“基于物联网应用的传感器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与会代表认为,传感器是检测和获取外部信息的源头,是物联网发展最根本的基础。 传感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物联网概念诞生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 它不是概念炒作,而是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为加快传感器产业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在北京召开“基于物联网应用的传感器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与会代表认为,传感器是检测和获取外部信息的源头,是物联网发展最根本的基础。 传感器的生产加工融合了半导体加工技术、微机电加工技术等技术,目前正朝着智能化、系统化、高精度、规模化产业方向发展。 相关专家也表示,最先受益于物联网发展的是RFID和传感器厂商。 它们处于产业链上游,需求量较大,政府支持力度较大。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分会秘书长郭猛曾对媒体表示:“传感器是物联网‘金字塔’的基础,是物联网中最大、最基本的环节。 传感器产业的发展速度将直接影响物联网的发展速度。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通信网、互联网之后的新兴网络。 据权威媒体预测,未来十年国家将投入4万亿元大力发展物联网。 智能楼宇、智能办公、智能家居、RFID等行业将是未来重点发展领域。 面对万亿级“蛋糕”,产业链各环节都在积极投入。 各地正在试点物联网概念,并将其转化为产业。 河南、北京、天津、杭州等省市成立了物联网产业联盟。 此外,我国还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产业基地。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 工信部相关人士认为,我国物联网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创新能力较差。 对此,中国泛在网络技术与发展论坛秘书长张平也向飞象网表示,物联网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引导是不够的。 如果只是政府试点而不探索成功的商业模式,物联网将会非常困难。 很难大规模发展。 此外,与会代表指出,我国物联网发展产学研融合不够,技术成果转化率低; 它缺乏敏感元件的核心技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副研究员王忠红曾警告:“物联网虽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我国核心技术突破还不够,还存在欠缺。” 高端传感器产能、核心芯片制造工艺和技术还不成熟,部分核心技术、产品和设备依赖进口。”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