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个传感器2亿元打造智能变电站

   2023-10-07 工业品商城50
核心提示:现在,如果有陌生人擅自闯入惠山区西京变电站,不到5分钟就会被工作人员“拿下”。 因为从他触碰变电站防盗门的那一刻起,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工作人员看在眼里。 首先,防盗门上的振动传感器将振动信息传输到视频系统,然后信息通过视频系统传输到声光报警系统进行报警。 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一些一元硬币大小的传感器。 这

   现在,如果有陌生人擅自闯入惠山区西京变电站,不到5分钟就会被工作人员“拿下”。 因为从他触碰变电站防盗门的那一刻起,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工作人员看在眼里。 首先,防盗门上的振动传感器将振动信息传输到视频系统,然后信息通过视频系统传输到声光报警系统进行报警。 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一些一元硬币大小的传感器。 这些小型传感器采集到各种信息后,通过它们之间的联动,快速准确地向总控室的工作人员发出指令。

  这是记者12月30日在无锡市惠山区参观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时看到的。作为国家电网首座220kV智能变电站,无锡西泾智能变电站集物联网技术、高科技于一体, 电压、强电控制技术,于12月30日正式建成投运。分布在整个变电站各个角落的385个传感器,成为这座智能变电站的核心。 这些一元硬币大小的白色圆盘感知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水位、烟雾等,并将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第一时间传输到控制中心的在线检测系统。

  “比如温湿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感知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出风口的大小和空调的温度。”  12月30日,在现场,市供电公司变电站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卢先生告诉记者,该项目通过综合运用智能传感、 网络通讯、实时检测等技术,使其智能化,实现自我感知、判别和智能决策、自动控制。

  据了解,除了这些神奇的传感器外,作为国家电网首座220kV智能变电站,西京智能变电站在建设过程中也践行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工业化的理念。 大量采用体积小、占地少的组合电气设备,与同规模标准化设计相比,减少建筑面积10%。 通过多种网络通信、信息等技术的应用,大大节省了控制电缆和通信电缆的用量  ,该项目少用铜近15吨; 配置LED节能灯,比同规模变电站节电31.6%; 采用智能通风系统,整个车站夏季节电约25千瓦时。 另据了解,2010年3月开工建设的西京智能变电站项目,动态总投资20722万元。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