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新地铁亦庄线迎来试运营后首个早高峰。 记者上午从市交通委获悉,亦庄线运行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是我国首个基于自主创新、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可满足90秒列车之间的设计间隔要求。 这也标志着中国成为第四个成功掌握这一核心技术并成功开展实用工程项目的国家。
据了解,“北京制造”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就像轨道交通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有了它,就像给线路上的每列列车都配备了“千里眼、耳朵和安全卫士”。 这确保了尽可能多的列车在线路上被跟踪和运行。 无论任何情况下超速还是撞车,“全天候”绝对保证行车安全。 当遇到情况时,它会自动减速或停止。 两列高速跟踪列车停车后,间隔距离可达30米左右,行驶间隔可达到90秒。
此外,控制系统还为每列列车配备了“最佳调度员和驾驶员”,即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可以根据运行时刻表及时调整列车的运行速度和时间,并在 同时要求根据线路的上下坡度灵活掌握。 ,以节能的方式控制列车的“油门和制动”,实现列车自动启动、自动巡航、自动定点停车,最大限度保证乘客的舒适度,让乘客无需手持 车辆行驶时的扶手。 同时,要求保证数百吨的庞然大物每次进站时的精度误差不超过30厘米,并实现站台屏蔽门的同步开启和关闭。
据悉,北京目前运营的地铁中,1号线、2号线、10号线一期、机场线均采用了CBTC系统。 但这些生产线所使用的设备均从国外进口,核心技术均由国外掌握。 在公司手中,成本约为每公里1000万元至1300万元。
经过近5个月的调试和运行,应用于亦庄线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系统表明安全可靠,性能指标不低于国外产品,成本可降低20% % 至 30%。
据有关专家介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的开发和应用经历了近十年的艰苦研究。 严格按照国际发达国家严格的安全控制体系和安全认证体系要求,按照全生命周期的要求进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