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1年,国家电网公司就启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配电网应用重大项目。 虽然当时并未大规模部署,但为我国智能电网吸纳物联网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在电网硬件和管理方面的投资超过1.1万亿元,有效提升了我国电网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创造了 为物联网奠定了良好的应用基础。 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启动的“SG186工程”就是其中重大工程之一。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无锡微纳传感器网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建立中国传感器信息中心,即‘感知中国’中心” 尽快地。” 随后,无锡、南京、福州等地制定了物联网应用产业规划,并将物联网应用电网作为重要试点予以实施和推广。 这为我国电网物联网应用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力。
赛迪顾问预测,物联网在电网的应用可能会按照“试点应用——规模化应用——深入应用和升级完善”的模式进行部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试点应用阶段: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标准体系尚不成熟。 目前,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制定的标准主要是通信标准,电力行业的标准体系尚未形成。 由于标准体系短期内难以快速完善,如果在标准完善之前就开始大规模部署,可能会给未来电网运行和升级带来很大风险。 预计2011年物联网在电网的应用很可能处于试点应用阶段。
大规模应用阶段:2010年6月29日,国家电网发布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和《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发展规划》将于2011年至2015年修订补充,补充 所需的技术标准。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因此,预计2012年至2015年,随着标准的不断完善,物联网在电网的应用将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届时,市场需求将可能呈现井喷式增长。
普及应用及升级阶段:2016-2020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内外标准的日益融合、国内电网行业应用的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不断成熟以及国家对物联网的要求 电力行业信息安全随着控制系统的不断完善,物联网在电网中的应用将进入普及升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