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工业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2023-10-10 工业品商城46
核心提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装备工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国外金融危机环境变化,我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奠定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006年至2010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发电设备及工程位居世界第一。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装备工业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显着提升,国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装备工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国外金融危机环境变化,我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奠定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006年至2010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发电设备及工程位居世界第一。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装备工业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显着提升,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装备制造强国 。  2010年,装备工业要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整个工业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2010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总体增长21%,实现业务收入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利润总额突破9000亿元。 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为7.18%,出口额达到1.4万元。 亿元,同比增长30%。 汽车销量达到1640万辆,造船完工量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2%、52%和42%。 电工电器行业增长30%以上,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0%以上。  2011年,全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左右。

  高端装备制造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高端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 具有技术意义大、附加值高、增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 是装备制造业和产业链的高端环节。 作为核心环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总体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强国。

  成为装备制造强国,张相木主任认为,“最起码的标志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拥有世界领先的主流技术装备品种质量,拥有较强的重大装备技术能力,拥有高水平的装备制造能力”。 终端装备共享”,因此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是推动产业由大变强的重要力量。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高端装备制造作为七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 面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要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做强做大,加快发展航空装备 和未利用的工业。 提高轨道交通装备水平,培育发展海洋功能装备,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将大幅提升,基本满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要。

  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销售产值达到6万亿元以上,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超过20%。 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

  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集团和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建设一批急需的、产业链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

  自主创新能力显着提升,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端装备技术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产品和一批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 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人才;

  基础保障能力显着提升。 高端装备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和基础件达到50%,关键自动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用零部件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在此基础上,力争通过十年努力,使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30%,高端装备国内市场满意率 超过25%。 高端装备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其他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要支撑。 例如,新能源装备、新材料装备、高效节能环保装备、电子信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等,考虑各规划之间的衔接,按照明显的重点 高端装备制造方向,“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航空装备、海洋装备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航空装备方面,以市场为主线,组织航空研发、产业化和市场服务拓展,大力发展系列支线飞机,重点突破发动机关键技术和装备、空气管理系统和 先进的研制能力,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航空飞机。  

   卫星重点建立我国自主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空间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体系,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空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重点加强卫星系统、卫星地面应用 空间运输系统中的系统和卫星应用系统。 打造并大力发展卫星综合应用产业链,加快我国空间设施卫星产业快速发展。

  轨道交通方面,要围绕高速、重点、快速三个方向,重点发展大型工程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掌握系统集成和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轨道交通制度化水平。 关键零部件,形成制度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集群,满足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针对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海洋石油装备发展委员会为主要突破口,大力发展海洋矿产资源装备制造业,重点围绕勘探、开发、生产 、加工、储存和运输以及离岸作业协助和服务。 为满足其他环节需求,重点发展大型水下系统、作业装备等关键海洋工程装备,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高总承包能力和专业分包能力。

  在智能制造装备方向,面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推广智能仪表装备、智能装备等四大类产品。 其中,智能特种装备主要包括大型智能工程机械、高效农业机械、智能印刷等。 机械、自动化纺织机械、环保机械、煤炭机械、冶金机械等各类专用装备实现了各类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带动了智能装备整体水平的提升。

  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首先,要以推动高端装备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用结合,重点实施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 工程、航天工程、轨道交通等产业发展环节。 装备产业创新提升工程、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功能等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发展新优势。 其中,我们首先将其称为智能制造产品创新开发项目,也有一些称为中国功能制造项目。 选择汽车、石化、轨道交通建设、农业机械化、环保、资源等领域。 综合利用其他产业,组织产学研结合,发展汽车、焊接、百万吨级以上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复合全断面机等典型智能制造装备,并将整机作为 大力发展传感器、精密仪器仪表等关键智能装备,发展综合集散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系统等。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