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将为我国现代制造业带来创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

   2023-10-11 工业品商城26
核心提示:制造业物联网不仅仅是一个网络,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技术。 相关核心技术的缺乏是其发展的主要瓶颈。 首先,传感器、RFID等是物联网的关键基础部件。 我国从事传感器研发、生产和应用的单位超过1500家。 90%的芯片从国外进口,我国中高端传感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其次,物联网的应用将为制造业提供“海量”数据,但也将对

   制造业物联网不仅仅是一个网络,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技术。 相关核心技术的缺乏是其发展的主要瓶颈。 首先,传感器、RFID等是物联网的关键基础部件。 我国从事传感器研发、生产和应用的单位超过1500家。  90%的芯片从国外进口,我国中高端传感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其次,物联网的应用将为制造业提供“海量”数据,但也将对当前的信息传输技术带来巨大挑战。 第三,随着物联网的应用,工业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深度、广度和数量级得到空前提升,呈现出海量性、实时性、多样性和知识蕴含等特点。 传统的以数据库为中心的处理模型难以有效集成和利用。 我国只有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体系,形成自己的技术品牌和产品,才能拥有物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物联网是一个互连和集成的三维世界(设备、计算机和人)的网络。 它具有多学科性质,涉及的技术多种多样。 涉及的标准很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介绍了标准体系。 随着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标准和规范的缺失将导致整个物联网行业的混乱。 多年来,在很多传统产业上,我国缺乏标准话语权,导致产业发展受制于人。 因此,在推动物联网发展中,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虽然我国物联网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应用,但目前国内对“物联网”的应用需求仍处于低水平,难以激发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和投资热情。 缺乏大规模产业应用已成为制约物联网产业形成、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标准化的主要瓶颈。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许多行业应用具有很强的交叉性。 但这些行业分属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不同的产业链环节。 只有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联动,强化物联网产业链合作,才能符合我国实际,有效保证物联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物联网将为我国现代制造业带来创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 预计未来20年,基于物联网的泛在信息制造系统技术将快速发展,装备的人性化水平将大幅提高,并具有自校准、自校正等功能。 诊断、自我修复。 制造系统将呈现出人与机器共同作为决策主体的局面; 利用丰富的信息支持,形成更有效的生产组织和调度,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制造生产效率。 发展基于泛在信息的智能制造系统,装备智能化水平将得到本质提升。 制造模型和制造方法不再被动地满足用户需求,而是主动感知用户场景的变化并与信息交互。 通过分析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主动提供服务。

  物联网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将是我国工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机遇。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污染大户”,工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 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8%和86%。 因此,中国推进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重点是工业。 通过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领域革命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由之路。 利用物联网技术,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投资和使用成本实现对整个工业过程的“泛在感知”,获取因成本原因无法在线监测的重要工业过程参数,并据此实施优化控制。 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的目标。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增强工业控制领域的节能减排。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