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竞逐中国智能建筑市场

   2023-10-13 工业品商城49
核心提示:智能建筑领域的国外三大巨头是江森自控、西门子和霍尼韦尔。 美国媒体称,在建筑能耗控制领域,似乎没有人能够与江森自控竞争。 这家拥有125年历史的公司目前正在进入中国市场。 2010年4月,IBM与江森自控宣布合作,将智能软件集成到智能建筑综合解决方案中。 两家公司共同宣布,该项目将由公司、目标政府、科研机构、商业

   智能建筑领域的国外三大巨头是江森自控、西门子和霍尼韦尔。 美国媒体称,在建筑能耗控制领域,似乎没有人能够与江森自控竞争。 这家拥有125年历史的公司目前正在进入中国市场。

  2010年4月,IBM与江森自控宣布合作,将智能软件集成到智能建筑综合解决方案中。 两家公司共同宣布,该项目将由公司、目标政府、科研机构、商业地产巨头和工业企业共同完成。

  IBM是智能技术方面的专家,但要进入该行业,该公司需要有建筑经验的合作伙伴。  IBM企业战略部能源与环境执行官Florence Hudson表示:IBM与江森自控的结合是智能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这并不是IBM与江森自控之间的唯一一次合作。  2010年6月,IBM与江森自控、霍尼韦尔、思科、西门子联合成立“绿色西格玛联盟”。

  据 GreentechMedia 报道,大多数现有的建筑管理系统(BMS)将被废弃。 对于新的 IT 软件和应用程序来说,现有系统已经过时。 能源管理软件或将面临“大洗牌”。

  在两大巨头合作之初,IBM就宣布:“IBM的全新施工解决方案基于Tivoli软件和资产管理软件(Maximo资产管理软件),可以在机械系统不运行时立即通知现场操作人员 根据预期的规格。发送警报。”  IBM表示,此举将有效提高大楼的可靠性并缩短响应时间。

  同时,江森自控还在新闻稿中表示,将把旗下EnNet软件集成到IBM的软件产品中,共同构建楼宇系统、业务系统和智能电网技术。

  除了巨头之外,还有无数准备在这个行业崛起的中小企业。  GreentechMedia预测:“在欧美市场,一些中小企业将会呈指数级增长。”

  据美国GreentechMedia调查显示,2009年仅占领了需求响应市场的11%,剩下的89%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一些公司抓住了这个机会,例如Enernoc和Comverge,并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所谓需求响应系统,是指改变用户固有用电模式的解决方案。 在该解决方案中,当批发电力市场价格上涨或系统可靠性受到威胁时,电力供应商将直接发出节电补偿通知或发出电价上涨的信号。 这将促使电力用户改变其固有的用电模式,以减少或转移一定时间内的用电负荷,并对供电做出反应。 最终保证电网稳定,抑制电价上涨。

“中国有能源负荷管理和负荷控制,也就是我们理解的需求响应,但在中国市场还是零。”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中国需求管理和能源效率项目主任莫娜·尤(Mona Yew)在洛杉矶举办了一场区域绿色金融活动。 在会议上接受 GreentechMedia 记者 Michael Kanellos 的采访。

  但在迈克尔·卡内洛斯看来,中国市场的差距可能很快就会改变。 因为这个巨大市场的潜力和潜在利润对企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其中包括EnerNoc、Schneider、Comverge和Consellation Energy等美国行业巨头。

  他认为,这些公司可能会迅速参与这个市场,其中一种方式是与当地公司建立新的合资企业。 在一个完全未开发的市场中进行游戏是一场涉及资本和利润的赌博。

  欧美企业对需求响应的信心不仅得益于中国政府节能减排的硬性目标,更来自于其技术领先。

  据测算,中国政府现行建筑政策所需的节能相当于美国100万户家庭每年的能源消耗总量。 与核能和太阳能的发展相比,需求响应网络不需要大规模的规划工作。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