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意见》明确,对节能服务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对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暂免征收营业税。 无偿划转给用能单位。 ,免征增值税。 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首次生产经营收入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减征企业所得税。 从第四年到第六年减半。
同时,《意见》还提出,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范围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 对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符合相关规定的,给予资金支持。 补助金或奖励。
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统计,2009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达195.32亿元,同比增长67.37%。 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至45%。以此计算,2010年至2020年节能综合投资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平均 年增长率达31.1%,增长空间巨大。 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要发挥更大作用,需要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企业共同推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各地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但不少化工企业负责人认为,这一政策将缓解节能改造的资金压力,合同能源管理将升温 急剧地。 受政策引导影响,不少节能服务公司将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力度,推动原本无力支付高额改造费用的用能企业进行节能改造。
“虽然大部分企业节能改造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由于前期投资较大,很多企业都在考虑投资回收的周期,时间越长,对企业营运资金的影响就越大。” 天津碱厂一位负责人表示。 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签订的合同。 节能服务公司先垫付初期改造费用,然后用项目减少的能源成本支付全部费用,不占用用能企业的资金。 新的免税政策推动企业引入能源合同管理,很好地解决了企业因流动性紧张而难以实施节能改造的问题。
天津碱厂冬季工艺冷却循环水温度35℃,循环流量2万吨/小时,可利用热量232560千瓦,余热资源十分丰富。 原本,该厂想利用丰富的余热资源为开发区配套服务区供热,但由于投资巨大,一直无法实施。 新的免税政策出台后,该厂与天津某能源公司合作,计划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实施该项目。 目前,该项目方案已通过天津滨海新区科委评审,并获得奖励资金350万元。 该项目计划于2011年3月启动。
河北东华公司尿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热。 该公司董事长王志和表示,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12兆瓦回抽式汽轮发电机组,用于利用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 发电。 王志和表示,新政策出台后,他们计划与节能服务公司合作,增设换热器和管道泵,利用余热为办公区域和生产车间供暖,解决节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燃煤锅炉供暖。 新项目投产后,预计整个采暖期可节省煤炭300吨、节电20万千瓦时。 两者合计每年可节省标准煤1.1万吨,资金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