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体系非常完善

   2023-10-17 工业品商城57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体系非常完善。 只要是设备,在我国都可以找到制造企业,这是国外没有的。 据2009年统计,我国装备制造业总规模已达2.2万亿美元,而美国和日本的制造业总量分别为1.5万亿美元和1.23万亿美元。 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 然而,在“做大”的同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大部分仍停留在产业链低端,集中生产低附加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体系非常完善。 只要是设备,在我国都可以找到制造企业,这是国外没有的。 据2009年统计,我国装备制造业总规模已达2.2万亿美元,而美国和日本的制造业总量分别为1.5万亿美元和1.23万亿美元。 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

  然而,在“做大”的同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大部分仍停留在产业链低端,集中生产低附加值产品。 前端研发设计和后端销售均受制于人,过于依赖投资增长,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基础配套能力滞后一直困扰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我国装备自给率已达到85%,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装备仍主要依赖进口。

  比如,电力装备是我国高端装备自主创新成果最为突出的领域。 我们的常规火电设备已经做得很好,但核电和燃气发电设备的仪表和控制系统仍然部分依赖进口。

  2009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产值已位居世界第一,实现“业绩亮眼”。 但仍是全球最大的机床进口国,经济建设所需的高端数控机床主要依赖进口。 虽然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中高端数控机床发展所需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主要来自国外。 华中数控、广州数控、沉阳高精、大连光阳、航天数控等一批重点数控系统企业虽然有一定基础,但在经济型数控系统方面已形成规模优势,主导国内市场。 热门数控系统已实现量产,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在中高端数控系统方面,仍无法与日本FANUC、德国SIEMENS相比,无法撼动这些海外品牌的垄断地位 。 深机集团机床销量已跻身全球前10名,但在高端数控系统的价格谈判中却没有发言权。 核心问题在于我国缺乏高端数控系统。 我国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机床制造企业,但仍缺乏著名的跨国机床集团和世界级的“精、特、专”小巨人企业。

   国内装备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有多大?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巨头,通用电气2009年的营业收入高达1570亿美元,而中国装备制造业(不包括汽车企业)最大的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的营业收入仅为1570亿美元。 去年超过1000亿美元。 元元。 装备制造业当前普遍面临整体利润水平较低的困境。 虽然行业内一批骨干企业发展迅速,但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低,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

  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工业母机”,是制造业的基石。 只有装备制造业强大,才能算真正的制造强国。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放眼世界,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装备制造强国都遵循控制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设计与制造的理念,推动装备整体质量的提升。 工业上,重视运用高新技术优化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注重高端制造,保持产业优势。 因此,在我国,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也成为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型的关键突破口。

  而且装备制造业作为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等级。 因此,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全球竞争加剧、环境资源约束日益严峻、高级人才短缺等挑战,我国需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推动整个装备制造业振兴,更有效地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支撑。 各个领域的工业。 设备和服务的保证。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将重点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的必然选择。

   那么,哪些行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呢? 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将在哪里? 总结专家意见,高端装备制造涵盖的领域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其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这些产业具有技术密集、 附加值高,带动效应强。 它们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都是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不能纳入其中。 例如,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虽然也是制造业的高端部分,但属于传统产业,因此不能纳入高端装备制造的重点发展领域。

  在高端装备制造的各个领域中,智能制造装备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也是备受关注的领域。 所谓智能制造装备,就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和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 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融合和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推广高端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精密智能仪器仪表和检测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和通用件等。 零部件、智能专用设备。 发展,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精密、智能仪器仪表和检测设备领域,要围绕生物、节能环保、石化等行业的发展需求,重点发展智能压力、流量、 级别、成分、材料、机械性能等精密仪器和科学仪器以及环境、安全、国防专用检测仪器。 在关键基础件、部件和通用零部件领域,重点发展高参数、高精度、高可靠性轴承、液压/气动/密封元件、齿轮传动装置和大型、精密、 复杂、长寿命的模具等。

  在智能特种装备领域,重点发展新一代大型电力电网装备、机器人产业、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快速集成柔性施工装备等智能大型装备。 工程机械以及大型先进高效智能农业机械。

  此外,要以大飞机、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目标,利用飞机制造、机床制造和材料生产企业联合,重点发展复合材料制备设备、自动化辅助带/辅助线材设备 、部件加工机床、超声波加工/高压水切割设备等。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