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企业通过与日本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积累了高性能机床的技术经验,迄今已推出多款机床产品。 但数控装置、主轴、轴承等主要零部件大部分仍为进口产品,即使是中国企业在降价方面也受到限制。 但未来,通过转向主要零部件的自主制造或使用国产零部件,中国机床企业很可能会继续推出低价的5轴控制MC。
除了沉阳机床集团的产品外,还有其他中国企业的产品也验证了这种可能性。 这就是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等人开发的5轴控制MC·RM-LX720。 价格为77万元,在中国企业中也是比较便宜的产品*4。 还开发了RM-LX920(约100万元),X轴机芯920mm,性能参数基本一致。
西安瑞特快速开发主轴,数控装置采用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的产品。 该机床虽然选用了德国西门子数控装置等主要国外零部件,但却是全国产零部件的低成本范例之一。
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征机床集团)除了展出主轴与工件直线运动和旋转相结合的普通5轴控制MC外,还展出了采用并联机构的机床。 主轴单元由三个摇臂(X轴、Y轴、Z轴)支撑。 主轴单元还具有两个可以改变主轴方向的旋转机构。 计划2010年投产,预定售价约200万元。 当使用并联机构时,主轴的移动速度比由滚珠丝杠驱动时更快。 因此,预计可用于加工飞机、汽车等大型零件。 其原因是当一个加工位置到下一个加工位置的距离较长时,可以缩短加工时间。 展出机床各轴最大速度和加速度方面,X轴和Y轴分别为100,000 mm/min和29m/s2,Z轴分别为40,000 mm/min和10m/s2* 5. A轴最高速度为45rpm,最大加速度为40rad/s2。 C轴最高速度为35rpm,最大加速度为40rad/s2。 在演示过程中,四川长征集团还演示了整个并联机构设置在直线导轨上进行横向移动,这表明也可以加工长达数米的工件。 此外,该公司还表示,虽然目前正在开发的车型摇臂行程仅为300mm,但也在开发行程600mm和900mm的车型。
本次展会上,也展出了不少以高精度为卖点的3轴控制MC产品。 例如,合肥利扬实业展出了2009年开发的立式MCV10,定位精度为±3μm,重复定位精度为±2.5μm。 规格相当高。 V10配备日本FANUC制造的数控装置。 目前,中国企业制造的机床,特别是五轴控制MC和高精度机床,大部分采用日本发那科、三菱电机、德国西门子等海外企业的数控设备。 但像沉阳机床集团这样自主研发数控设备的中国机床企业和专门从事数控设备的中国企业正在逐渐增多。 除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外,还有专门从事数控设备业务的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GSKCNC Equipment)和上海首创数控有限公司。
中国企业生产的设备虽然价格便宜,但在性能上仍然存在短板。 罗百辉表示,未来数控机床技术将朝着数字化、高速高精度、复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高速高精度多轴加工已成为数控机床的主流,纳米控制已成为高速高精度加工的趋势。
2、多任务、多轴加工数控机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
3、机床与机器人集成应用日益普及,结构形式多样化,应用范围扩大,运动速度快,实用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智能控制功能,多机器人协作普及。
4、智能处理和监控功能不断拓展。 车间的加工监控和管理可以实时获取机床本身的状态信息,分析相关数据,预测机床的状态,提前进行相关维护,避免事故发生,减少机床故障。 效率,提高机床的利用率。
5、最新的机床误差检测与补偿技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机床的补偿测量。 与传统激光干涉仪相比,机床误差补偿精度可提高3~4倍,同时效率大幅提升。 幅度增加。
6、CAD/CAM技术为多轴多任务数控机床的加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7、刀具技术发展迅速。 许多刀具的设计涵盖了整个加工过程,新型刀具可以满足加工平稳和抗振动性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