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工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怎样的?

   2023-10-20 工业品商城46
核心提示:随着设计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质量的提升,我国发电、输变电设备等一些主要产品实现升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电设备中,60万千瓦超临界、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70万千瓦水电机组已成为成熟产品,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产品技术和质量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我国生产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48台,容量3435

   随着设计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质量的提升,我国发电、输变电设备等一些主要产品实现升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电设备中,60万千瓦超临界、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70万千瓦水电机组已成为成熟产品,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产品技术和质量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我国生产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48台,容量3435万千瓦,其中超超临界机组12台,容量100万千瓦。 三大发电设备制造集团生产的产品占全国发电设备的70%。

  在输变电设备方面,我国已能够自主开发±5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主设备、75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主设备、±8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主设备。 及变电及10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  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其中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线路90%以上设备国产化,±800kV云广线路设备国产化率 上线率也达到了60%。

  五年来,我国电气工业规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生产、销售等经济总量比“十一五”末增长一倍以上。 电气工程行业总资产由2005年底的9721.97亿元增加到2009年底的2128029万元,增长119%;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也分别增长1.3倍,年均增长32%。 规模上述企业数量从2005年的约1.4万家增加到2009年的2.45万家,增长了75%。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相同领域,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燃气轮机、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等关键产品和技术仍依赖国外。 不仅依赖国外设计,部分零部件也依赖进口;  ±800 kV直流输电工程中的直流现场设备大部分也是进口的。

  王坤: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制造业大部分技术来自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很长时间。 此外,由于国际制造业全球发展战略的变化,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受到限制。 高新技术、核心技术不转移,而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进入我国,增加了我国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难度。

市场只能用技术换入门级的技术。 我们要提高自主创新意识。 改变这种状况,要重点解决我国四个共性问题。

  一是解决要素投入过度依赖、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 我国电气工业依赖资源和资金大规模投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成为通用产品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并在某些领域形成恶性竞争。 例如,4万亿元的投资导致电缆、变压器等产品严重过剩。  2010年,我国变压器产能达到2009年全球需求量的1.5倍,这就导致了低价竞争。 有些企业在变压器招标报价中的价格仅为材料成本的80%。

  二是大企业集团实力不强,缺乏专精特新的小巨头企业支撑。 我国电气工业制造能力强但研发能力弱; 技术依赖进口,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少; 生产产值高,工业附加值低; 单机制造能力较强,但系统集成能力较弱。 必须通过产业链的完善来建立。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可以提高大企业集团的竞争力。 我们倡导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为此,我们正在推动电机冲压件的专业化生产。 此前,该组件由各汽车公司生产。 各企业需建设高耗能退火炉,集中生产。 未来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还可以节省材料。 我们将首先在江、浙、珠三角等电机生产集中的重点地区建厂。

  三是技术创新体系亟待完善。 建立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由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组成。 但我国的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却弱化了前两个环节,甚至使其缺席,对产业创新造成了明显不利于的影响。

  当前迫切需要利用改制的科研院所重建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包括设计、技术、标准化、检测、金融服务、供需信息交换、技术引进等)的公共服务平台。 缺乏此类技术就会阻碍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进而创新。 而且,它是一项“预竞争技术”,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 现在上海推出了公益性科研机构免税制度。  “十二五”期间,通用基础件(液体、气体、密封)、大型铸锻件、关键特种材料(高档绝缘材料)、控制系统零部件(含仪器仪表)、 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将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并期待突破。

  四是各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共同努力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各项政策。 对于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发展,政府出台的政策可以说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当前的问题是要按照统一的目标共同努力。

王坤:根据协会制定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电气工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主线 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纲要 通过实施规划,使电器工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实现这一目标,要重点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突破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自主能力; 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制造,从消耗型、污染型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着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促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倡导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战略联盟,提高中小企业技术水平 电器行业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和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骨干。 企业,目前我们在嘉兴、余姚建立了电动工具生产基地,在浙江嵊州建立了小功率电机制造基地; 重点建设国家级电器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立健全电器行业标准和合格评定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准入门槛; 着力加快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装备制造业,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制造业,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