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虽然风电并网容量也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但风电场建设速度大大超过了相关电网规划建设的速度,最终 导致国内风电并网容量下降。 远远落后于风电装机容量的实际情况。”中投咨询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600万千瓦,累计超过40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无法有效利用和废弃的风能量高达27.76亿千瓦时。
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石鹏飞给本报记者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他表示,就像造了大量汽车却发现没有路可以行驶一样,风电的快速发展也遇到了电网建设跟不上的尴尬。
业内人士认为,风电“消化不良”是风电大规模离网、风电开发与电网建设无法有机衔接造成的。 风电作为间歇性电源,其稳定性本来就不足,也是电网对风电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 原因。
据记者了解,由于风速、风量等不可控因素,风电发电质量较低。 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多在西北等边远地区。 当地电力需求较小,现有电网建设较为薄弱。 当不稳定的风电输送到电网时,对电网的冲击很可能导致整个电网崩溃。
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在国家电网风电工作座谈会上表示,风电输送与消纳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没有规划,消纳方向不明确,风电发展与电网建设不协调,无法实现。 有有机联系; 二是风电项目审批与电网项目审批脱节。 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审批,先审批风电项目,后审批电网项目; 第三,施工进度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