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将带动智能电网、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 此外,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推广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已成为各国共识。
近日,工信部透露,将启动《节能环保装备“十二五”规划》,制定节能环保装备及产品标准体系,引导有序发展 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 核电、智能电网、太阳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权威专家向记者透露,今年两会期间及会后,预计将再次出现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密集释放期。
据了解,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0%。 山东省人大代表郭峰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机会多、能耗低、污染少,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浙江省政协委员郑继昌认为,新兴产业将是浙江企业新一轮发展的“必争之地”。
各地“十二五”规划也将新兴产业作为着力培育的重点,因地制宜制定不同侧重点的发展方向。 福建省重点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及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LED及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等重点产业; 广东省将投资100亿元支持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制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京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
全国多地正在制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发展规划。 这种推顶会产生严重的泡沫吗?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云石认为,“今天的新兴产业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大量涌入。 ” 资源的增加,必然会催生一批优秀的企业,同时也会淘汰一批优秀的企业。 。 ”
毛云石建议,要高度重视两个问题:一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不要忽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其次,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和创新能力。 如果不能占据技术研发的制高点,投资失败的风险就会很大。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刚明表示,从长远发展看,我国新兴产业面临研发基础滞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缺失三大瓶颈。 国家要围绕各项产业规划,从税收、补贴等方面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企业给予支持,抢占市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