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近年来,我国电梯出口年均增速将保持在35%以上,电梯行业逐渐成为国家较为重要的产业。 2008年,我国电梯产量突破21万台,年均增长20%以上,产量超过世界电梯年产量的50%。 2009年,尽管受经济危机影响,前期产量增速有所回落,但全年仍实现了可观增长。 采访中,冯国庆副主任告诉我们:“早在几年前,中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国和最大的电梯市场,而从目前的发展格局来看,这一优势还将继续发挥” 保持。”
虽然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但据冯国庆副局长分析,目前我国在用电梯有120万部,平均1100人拥有一部电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与发达国家人均拥有电梯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差距。 因此,从长远来看,我国电梯市场远未饱和。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住宅建设、商场、机场、地铁等项目建设增多,住宅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需求将保持稳定。 未来50年,我国新增住房面积将达到200亿平方米。 目前,国家规定20米以上高层建筑应安装电梯。 未来住宅市场对电梯的需求将非常巨大。 另一方面,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强制报废制度也给我国电梯改造市场带来了新机遇。 根据国外电梯使用寿命惯例,日本系列电梯的设计寿命一般为15年,欧美电梯的设计寿命为25年。 我国电梯保有量已突破100万台。 专家预测,未来每年都会对现有建筑进行重大改造和加装电梯。 市场容量将保持在12万辆以上。 中国电梯协会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市场的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将分别占到整个全球市场的1/2和1/3。 我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 年产值超千亿元,电梯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电梯行业有整机厂400多家,零部件厂800多家。 “然而,我国大型电梯制造企业大多是合资企业,真正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很少。” 冯国庆副主任的一番话道出了行业的发展情况。 现状。 在众多电梯生产企业中,中外合资品牌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份额。 世界知名电梯制造商均在中国投资建厂,如奥的斯、迅达、蒂森克虏伯、通力、三菱、日立、东芝、富士等。就目前市场份额而言,国外品牌约占国内75% 电梯市场,民族自主品牌约占25%的市场份额。 电梯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利润率不断下降。 我国民族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在资本和品牌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电梯行业协会统计,如果2005年我国在用电梯80%为节能电梯,全年可节约用电122亿千瓦时。 如果2015年全部采用节能电梯,可节省电力800亿千瓦时。 据测算,如果未来10年我国新安装的电梯全部采用能量再生逆变器,预计到2018年底,将累计节省电能40.7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将减少约5100万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约13.2万吨; 氮氧化物排放量将减少约13.2万吨。 此外,还将减少烟尘掩埋15.4亿吨、煤渣24.75亿吨,节约用水946.3亿升,减少煤炭开采18.25亿吨。 随着工业现代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节约用电的呼声日益高涨。 但我国节能电梯占比不足5%,我国节能电梯的市场接受度仍然不高。 巨大的市场容量也给节能电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冯副主任介绍,目前降低电梯能耗的措施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选择减少电梯机械系统的惯性和摩擦阻力; 驱动系统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因为这种电机的励磁是通过永磁体实现的,不需要定子提供额外的励磁电流,所以电机的功率因数可以达到很高(理论上可以达到1) 。 同时,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不存在转子损耗问题,损耗一般比异步电机低45%至60%。 降低能耗的另一个途径是控制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利用电梯空载上升、满载下降时电机处于发电状态的特点,将再生能量反馈给电网。 这项节能措施对高速电梯效果显着。 还有一种节能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软件控制来实现。 例如,可以建立实时控制的交通模型,以更少的运行次数运送更多的乘客,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梯停靠的次数。 降低运行能耗的另一个措施是将电梯运行时的加减速方式设置为可变参数。 即电梯控制系统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率曲线随运行距离和轿厢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变化,确定不同楼层之间的最佳运行曲线。 此外,利用屋顶电梯机房的优势,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电梯的补充能源,也将是未来节能电梯发展的一大方向。
面对井喷的节能电梯市场,各大电梯企业不断加大节能电梯的研发力度,一系列节能电梯涌入市场。 目前,我国节能电梯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已覆盖2.0m/s以下的乘客电梯和3000kg以下的货梯,节能电梯市场每年呈指数级增长。
例如,西子奥的斯研发的Regen能量再生电梯,实现了能量再生技术以“清洁电力”的形式反馈至同一建筑的电网。 Regen能源再生电梯比传统非能源再生电梯平均节电50%。 节能效果高达70%。 2009年,上海三菱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变速电梯。 可根据电梯的负载实时改变电梯的运行速度,进一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电梯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电梯安全一直受到重视。 今年3月1日,新国家标准《电梯技术条件》正式实施。 新标准重点关注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不仅如此,还对制造电梯所用的材料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质量优良,并配备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或保护功能,以增加电梯的安全性。 此外,新标准还专门对乘客电梯的安全条件提出了要求,例如:电梯轿厢的平层精度应控制在正负10毫米范围内; 电梯正常运行时,不应打开层门; 电梯轿厢应设置易于乘客识别和到达的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应使用能够与救援部门持续通讯的对讲系统; 电梯信号显示应清晰、正确等。
采访中,冯副局长还多次提到电梯安全和故障问题。 为了防止因电梯损坏或驾驶员操作不当而发生事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电梯应配备制动器(控制电梯曳引机部分启停的制动器,可以使电梯停止运行) 轿厢及时上升或下降)、限位开关、超程开关、缓冲器、安全钳、调速器、安全门、门开关、门联锁、安全接地装置、限速钢丝绳开关、电梯对重装置等安全装置 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装置。
为了解决电梯内人员被困的问题,电梯制造商目前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在电梯上添加远程监控系统。 该系统集通信、故障诊断、微处理器于一体,可通过市内电话线向电梯传输电梯运行和故障信息。 远程服务中心(即电梯远程监控维护中心)可以让维护人员随时了解电梯的运行状态以及故障的位置,减少维护服务的成本和时间。 实时监控电梯运行状态,可以实现电梯的事前维护,减少电梯故障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