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机械行业龙头企业的“掌门人”,任洪斌特别关注国产高端装备的发展。
任鸿斌表示,我国装备制造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首台(套)高端装备研发应用仍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配套项目落实难度大。 高端设备多用于重点工程,项目投资大,业主责任重; 首台(套)自主创新高端设备缺乏应用性能,用户往往不愿意率先承担风险以降低风险。
二是用户订购使用首台(套)国产设备时缺乏合理的风险分担。 由于国内首台高端设备(套)没有应用经验,用户使用时的风险比进口同类设备更大。 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风险分担做出一些制度安排,承诺国家支付一部分保险费。 发生风险时承担部分经济损失赔偿责任。 但目前这一机制并不完善。
三是对敢于使用国内首台高端设备(套)的用户缺乏足够的鼓励。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的鼓励多是精神上的,与用户支持国产设备为国家节省的投资以及国产设备投产后可能获得的额外效益没有挂钩。 激励力度还不够大。
四是对研制首台(套)国产高端装备的单位和人员缺乏有效激励。 研发高端装备的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目前国家的扶持和支持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是支撑高端装备自主发展的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大型机的发展。 我国高端装备核心关键零部件制造业发展长期滞后,水平不能满足主机配套装备的需求。 已成为制约高端装备自主创新的瓶颈。
任鸿斌建议,制定政府采购法(或条例),为特定国产高端装备市场提供适当合理的保护; 对于特定需要加速的高端设备,如果用户因首台国产设备(套)的使用受到影响,发生重大损失,国家将向用户提供一定比例的补偿 对于损失; 当用户使用首台国产高端设备(套)时,应让其受益于较进口设备节省的投资以及国产设备投产后的成本。 削减产生的超额效益的一定比例用于奖励相关人员; 国家对经用户证明成功的国产高端装备研发单位和相关个人给予补贴和奖励; 有关部门在“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专项规划中,对高端基础零部件、国家财政资金和 加大相关扶持政策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