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日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呈反比分布。 大型煤电基地、水电基地、风电基地大多位于西部和北部边远地区。 大规模发展后,需要向用户提供长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输送。 中东部地区强劲的输电需求,要求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
“十二五”期间,全球智能电网仍将处于发展初期,国内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这是我国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引领世界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电网智能化发展将以坚强电网为骨干,以特高压电网为支撑,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核心。 一种手段,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六大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融合。
同时,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还结合加快西部、北部大型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酒泉、蒙西等大型风电基地建设 、张北等大型风电基地,以及未来大型核电基地的接入系统。 重点加快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建设。 2015年,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主电网框架。 电力、北方煤电、西南水电通过3条水平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输送电力。
“十二五”期间,南方电网计划建设糯扎渡电站送粤±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5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等一批直流工程 溪洛渡输电至广东。 2015年,西电东送主干电网在2010年“五直线八交点”的基础上形成“九直线八交点”,各省(区)形成坚强的500kV骨干电网。 与海南核电合作建设海南粤联网二期工程,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互联互通,保障香港、澳门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