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低压电器产业现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其产品用途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据统计,国产低压电器产品约有1000个系列,产值200亿元。 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省市。 目前,低压电器产品处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技术水平,第四代产品仍在开发中。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通用低压电器分会秘书长尹天文表示:“目前,我国低压电器生产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较大的企业不到10家。 总资产超过5亿元,且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导致企业缺乏规模经济和竞争力,也导致经济资源过度分散、效率缺失。”
随着国内电力建设水平的提高和低压电器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智能化、通信为主要特点的新一代低压电器将成为高端产品。 目前,国产中低端低压电器基本上占据了国内市场的绝大多数。 但国内除少数高端低压电器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外,大部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还很低。 低压电器的需求仍依赖进口。
国内低压电器生产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其中90%以上涉及中低档产品的重复生产,三代产品并存。 根据国家政策导向,未来低压电器产品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技术落后、体积大、能耗高、污染环境的产品将被淘汰。
国外多家知名低压电器制造商相继推出新一代产品,其中包括施耐德MT系列、西门子3WL系列、ABB E系列、GE M-PACT系列、凯马Magnum系列等框架断路器; 塑壳断路器有施耐德NS系列、西门子3VL系列、ABB Tmax系列、GE Recordplus系列、默勒NZM系列、卡马G系列、三菱WS系列等。 新一代产品除具有高性能、电子化、智能化、模块化、组合化、小型化等特点外,还具有通信性、可靠性高、维护性能好、符合环保要求等特点。 特别是新一代产品可接入现场总线系统,实现系统联网,使低压电器产品的功能有了质的飞跃。
高性能。 额定短路分断能力和额定短时耐受电流进一步提高,达到Icu=Ics。 例如,施耐德的MT系列产品的操作短路分断和极限短路分断能力高达150kA。
电子的。 现代企业已采用PC控制系统取代由机电元件组成的系统,已成为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主流。 该系统要求电气产品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抗干扰性能。 还要求触头能可靠地接通低电压、弱电流,且触头断开时产生的电弧不能干扰电子电路的正常工作。
模块化、组合化。 例如,ABB推出的Tmax系列,热磁式、电子式、电子通讯式脱扣器均可互换。 配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无需开盖即可安装。 根据不同的需求,将不同功能的模块组合成模块化组合电器,是当今低压电器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接触器本体上增加辅助触头元件、延时元件、自锁元件、接口元件、机械联锁元件和浪涌电压元件,可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从而扩大了产品应用范围,简化了生产 过程。 方便用户安装、使用和维护。 同时,产品的可靠性和产品质量也将进一步提高。
使用绿色材料。 产品材料的选用、制造工艺和使用过程不污染环境,符合欧盟环保指令。
低压电器产品的制造涉及多种专业工艺,如冷冲压、塑料成型、线圈绕制、触点焊接、模具加工、SMT贴片技术等。因此,低压电器产品制造技术的提高 与这些专业流程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形影不离。
零件加工趋于高速化、自动化、专业化。 冲压件在低压电器零件中所占比例很大,约为70%,因此冲压件加工在低压电器的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冲压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采用高速自动冲床和多工位级进冲模势在必行。 塑料件是低压电器的重要零部件,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热塑性或热固性注塑机,采用集中供料方式。 自动化焊接机械应用广泛,其焊接电流、压力、脉冲周期可调,保持温度可控,保证焊接强度。
组件自动组装。 热磁脱扣器、控制电器铁芯等产量大、技术要求严格的关键部件采用自动装配技术。
该产品需要在线测试。 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检测设备是我国低压电器制造水平与国外的主要差距。 是影响电器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