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端装备开始向附加值高、特色鲜明的方向发展。 据悉,高端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早在去年就已经全面启动,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项目也早已实施,并取得重大进展。 支持核电的泵和阀门国产化。
“我们公司和整个机床行业一样,面临着黄金发展期,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注重数量转向提高质量,为用户提供有高新技术支撑的装备。”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童杰说。
记者了解到,去年年底,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GMC2500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已交付西安飞机制造公司使用。 经过两年的实施,公司已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速五轴龙门加工中心”项目三台样机的制造。
就在“两会”召开前夕,中信重机研制的18500吨自由锻液压机和750吨/米锻造操作机顺利制造、安装和热调试,并顺利通过 3月1日试产。
据记者了解,该公司正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机遇,将“十二五”总体发展定位在高端,以 创新驱动,做强重型装备制造主业,培育新兴产业。 打造增长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重型装备企业。 “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是中信重工高端装备制造体系的优势和亮点。‘十二五’期间,公司计划投资150亿元,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体系。” 制造业产业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透露表示。
展望“十二五”,随着700℃超临界火电机组、超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百万千瓦等高端装备集中投资时期的到来 ——千瓦级水电机组、千万吨级综采煤矿。 装备、现代农业装备、深海海上油气勘探、高速高性能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技术有望一一实现。
我国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发展长期滞后,支撑高端装备自主发展的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主机的发展。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敢于使用中国制造的第一台(套)高端设备的用户缺乏足够的鼓励。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工商局副局长郭跃进,全国政协委员任洪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蔡惟慈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郭跃进:应该说我们国家有一些比较好的工业基础。 我们已经是生产大国,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制造强国。 因此,我们的装备工业还需要发展。 未来,我们要以国家重大项目为引领,实现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跨所有制合作,共同发展高端装备产业。
蔡惟慈:可以说,我国高端装备自主创新稳步推进。 但也要看到,一方面,进口增长过快,极大挤压了国产高端装备的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内资企业开发高端装备,自主创新发展举步维艰,但在我们付出巨大代价后,国际竞争对手往往大打“价格战”,意图与我们争夺市场份额。
郭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用于加工主要工业设备,称为工作机械; 第二种称为工作机械,如高铁机车、发电机组等,也是使用的生产设备。 我们在这两个领域的某些方面已经拥有了较强的技术,但距离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比如,电力装备是我国高端装备自主创新成果最为突出的领域,但核电、燃气发电设备的仪表和控制系统仍部分依赖进口。
NBD:您今年的建议是“国家加大对国产首台(套)高端装备的支持力度”。 那么首台(套)高端装备自主创新面临哪些困难?
任洪斌:由于高端设备多用于重点工程,且项目投资较大,首台(套)自主创新的高端设备缺乏应用性能,用户往往不愿意承担使用风险。 另外,用户在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设备时缺乏合理的风险分担。
我国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发展长期滞后,支撑高端装备自主发展基础薄弱。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敢于使用中国制造的第一台(套)高端设备的用户缺乏足够的鼓励。 同时,研发高端装备的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目前国家的扶持和支持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