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阳机床人看来,AH系列镗床的热销源于自身的技术优势。 与普通镗床相比,这款号称全球“第一”的AH系列镗床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可以通过机床内置的固有程序,实现点控功能,完成自动钻孔等任务。 镗床,比如现在整排一些分布的孔,我只需要在程序中输入数据,比如生产某些类型的圆形零件,我只需要输入圆周直径,孔数, 孔深度,然后它可以自动完成所有钻孔工作。” 姜俊平说道。
但在用户眼中,沉阳机床的AH系列镗床畅销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加工能力。 一位匿名用户给出了这样的答案:“AH系列镗床可以加工一些大批量的产品,例如拖拉机、玩具和普通管道等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这是其销量好的最重要因素。这 镗床一次可以加工上百个工件,而普通镗床只能加工十几个,老板肯定愿意用这样的镗床。”
正是由于其良好的市场优势,使得该产品的价格能够跟随市场走势。 “好的时候就涨”是原宁夏西北骏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装备部部长(现总经理顾问)施先生给出的又一评价。 他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一位同行熟人告诉他,最近他买的AH110已经涨到60万元/台了,比他们在南京买的48万元/台还要贵。 展览。 10万元以上。
智能数控机床在市场上广泛普及,但核心技术尚未完全实现自主知识产权。 以沉阳机床的AH系列镗床为例,记者了解到,该产品实现简单数控的关键部件——PLC(数字操作电子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完成的。数字部分研发合作伙伴。该机床的PLC组件维护目前由西门子协助。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数控机床都是通过PLC提供的指令实现各种机器的自行旋转。 控制方式就像电脑CPU,意味着在传统镗床上安装了一个类似“大脑”的工具。
在机床工具行业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国内企业通过与外资技术合作,提高机床工具产品的技术含量是常见的做法。 不过,这种合作方式有利有弊。 好的方面是显而易见的,但另一方面是我们整个产品仍然缺乏“中国芯”,整个行业仍然是无核化。
技术合作方式稳定性存疑,影响用户对售后服务的信心。“数控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这让我们面临很大的售后服务风险。当双方合作关系还好的时候,产品售后服务还是会有保障的,但一旦 他们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如果我们购买的产品的CNC部分出现问题,我们将面临无法修复的巨大风险。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有一天机床宕机了,我们就会面临无法修复的巨大风险。 损失将是巨大的。” 石先生对记者说。
核心技术依赖国外,不仅使数控产品失去核心竞争力,给用户造成售后保障风险,而且导致产品始终落后于国外,永远无法进入高端产品位置。 毕竟国外技术公司不可能将最先进的技术移植到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中。
事实上,沉阳机床面临的问题并非独一无二——这也是国内机床企业面临的尴尬处境。 盛博浩说:“我国也有机床出口到国外,但都是中低端机床,高端机床还不能出口。”
有分析指出,“单边进口”已成为我国机床工具产品对外贸易的常态,尤其是一些高端机床产品,严重依赖国外进口。 对此,国际模具五金塑料工业供应商协会执行秘书长罗百辉表示,日本、德国等国家限制高端机床出口。“比如DMG的高端五轴机床就被限制出口到中国,甚至在其他地方聘用高端技术人员也受到限制,他们担心人员流失会造成人员流失。” 导致技术外流。”
当记者询问是否会考虑实现AH系列镗床的远程监控功能时,中捷钻镗床厂负责人表示:“目前所有机床都无法实现,可能只限于 实验室尚未达到应用水平。” 对于什么时候会发生,他说,“我们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申机集团宣传部副部长杨新伟的认可。 他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他们现在做的信息化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产品信息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 另一方面,与供应商、用户的信息化工作开展仍存在困难。 实现对产品的远程监控更是困难。 他对“技术进步”持保守态度:“如果我们生产出一台可以远程监控的机床,结果却卖不出去怎么办?因此,他们只能根据用户需求生产某些类型的产品。”
事实上,石先生反馈的信息或许能够更好地说明,即使实现了远程监控,其功能也无法充分发挥。 他说:“你说我们可以自己组装、安装,没有问题,但零部件通常需要更换,远程监控能起到什么作用?
神机机械集团信息顾问牛孟宇表示,实现远程监控是机床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他参与制定的沉阳机床信息化总体框架中,产品的智能化方向包括远程监控、智能切削、自动编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