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3-10-31 工业品商城51
核心提示:据了解,我国积极参与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 去年8月底,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ISO/IECJTC1国际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WG7)会议上,正式确认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 将成为我国第一个国际传感器网络标准的主导者。 主编《智能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支撑服务与接口》并批准了我国提交的第一个标准草案。 这意味着我

    据了解,我国积极参与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 去年8月底,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ISO/IECJTC1国际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WG7)会议上,正式确认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 将成为我国第一个国际传感器网络标准的主导者。 主编《智能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支撑服务与接口》并批准了我国提交的第一个标准草案。 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开始参与物联网国际标准的制定,并拥有相应的话语权。 目前,国际标准化传感器网络标准化组织已成立3个标准化项目组,其中系统架构分为7个部分,中国专家担任2名主席、5名联合主席; 协同处理架构部分,刘海涛担任主编; 对于智能电网应用,中国专家担任共同主编。 中国在整体架构和核心技术层面开始主导传感器网络国际标准的制定。

     此前,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提出的多项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标准提案已被IEEE802.15.4e和IEEE802.15.4g采纳,成为IEEE802.15.4系列标准的一部分。 该院还于去年5月在我国大陆主办了美国IEEE802首届标准全体会议,标志着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升。

     国内,针对物联网关键技术标准,我国于2009年成立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目前,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已成立14个项目组,标准化工作组单位已扩大到 100.近期,我国成立了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制定物联网系统标准,逐步形成基础标准和应用标准相结合的标准体系。

     “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掌握标准。我国在物联网的研究和建设方面起步较早。在这波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我国与世界同步,已经 共同发展的优势,处于同一水平,并且已经在某些领域领先,这将改变我国在前两波信息技术革命中落后的局面。” 已担任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和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化工作组联合组长的刘海涛强调。 在这位在物联网领域工作了10多年的科学家眼里,标准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基于这一认识,刘海涛牵头的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在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中制定了2项行业标准和4项国家标准; 并正在推动成立国际传感器网络标准化工作组WG7。 在3个项目组中占有1个主编席位和2个联合主编席位。

    在物联网标准制定快速推进的同时,无锡市也力争通过突破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制高点。 该市在发展物联网产业过程中,不断攻克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 通过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和专利池,增强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自主可控性和国际竞争力。 徐杰介绍,无锡市开发了新型传感器和传感器节点研发技术,实现了传感节点中传感单元、处理单元、传输单元和供电单元的高度集成; 还研究了不同应用场景下传感器节点的通信技术和组装。 网络技术,重点研发通信芯片技术、大规模自治组网和可靠信息交互技术、网络管理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等,实现传感器之间有效、可靠、安全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处理 节点。 此外,该市有望突破软件系统级抽象技术、核心框架和中间件构建、应用服务级抽象和标准化上层接口设计技术、应用描述和服务数据结构标准化等关键技术; 大力开发适合物联网的软件。 可编程技术、测试技术、环境建模技术等常用技术……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物联网产业链非常长,涉及的行业包括传感器产业、芯片产业、装备制造业、网络运营产业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联网产业仍处于蓄势待发的初级阶段。 从国际范围内物联网知识产权进展情况来看(基础和核心专利技术占比较小),也反映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发展初期。 有专家指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最大的隐患是缺乏核心技术,特别是传感器、芯片、关键设备制造、智能通信与控制、海量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 。 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目前国际国内的物联网技术标准都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各国际标准组织之间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也缺乏协作和跨国合作。 不少业内人士提到,物联网的发展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必须解决标准问题。 没有标准,就会出现内战。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