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铁路投资将大幅增长。 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1.6万公里。根据铁道部的规划,2011年将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500亿元, 2012年计划完成基本建设投资约7000亿元,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进入高峰期。 同时,未来几年也将是我国新干线和高铁建成投产的密集期。
我国城轨建设将进入黄金时期。 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至2014年,我国铁路新线竣工投产29318.05公里,是“十一五”期间新线竣工投产里程的三倍 时期。 高速铁路建成运营总里程22577.34公里,2011年至2014年建成运营高速铁路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
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8358公里,在建里程超过1万公里。 中国已成为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高铁规模最大的国家。
从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公布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来看,主要城市轨道交通加起来超过2500公里,规划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 预计到2015年,我国高铁实际运营里程很可能达到2.5万公里以上,远远超过规划目标。
今年两会上,专家提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向下发展是地铁,向上发展空轨是新思路。 尤其是用于接触线、大型小区、机场、景区等微循环系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选择。 尽管还存在一些质疑,但这无疑指明了轨道交通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空中轨道列车在列车上方有轨道,由钢柱支撑在空中。 它只是将轨道移到空中,而不改变城市现有的地面设施。 每公里造价仅为地铁的三分之一,土建工程量小,具有施工速度快、全程全自动无人驾驶、不受大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可全天作业的特点。
空中列车悬浮单轨交通模式实施后,每公里初期成本为1.5亿元。 采用国产设备后,每公里成本可达5000万元,低于高速公路建设成本。 如果从技术上解决相关的控制、安全等问题,其低成本优势将赢得政府的青睐。
据悉,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在德国已有百年安全运营历史,其代表性的H-Bahn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由西门子研发制造。 目前,H-Bahn已由国际航空集团引入中国。 国际空运集团正在与铁道部第三设计院、中铁宝桥集团、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厂等合作进行系统国产化,计划在3至5年内建设20至30条实际运营线路。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交通装备制造等行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具有技术多学科、产业跨行业的特点。 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轨道车辆制造和轨道交通电气化技术的研发和市场运营,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现代装备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主导产业。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进入黄金发展期,自动化企业大幅受益。 据了解,在轨道交通装备方面,“十二五”重点提高关键零部件自主化水平,形成自主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集群,重点研发高精尖产品。 高速列车、换乘列车、城际及城市快轨车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