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由信息传感、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组成,其中传感器是信息传感的关键部件。 今年下半年,南京企业制造的全球最先进的传感器将面世。 与一般集成电路只能传输电信号不同,这种传感器是“三维”的,包含许多可移动部件,可以感知物理信号,因此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好的性能。
英特尔总经理徐波告诉记者,传感器的原理是将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传输。 常见的集成电路是在硅片上逐层蚀刻而成。 它们呈“扁平”形式,只能处理电信号。 他们在压力、温度等物理信号面前束手无策。 然而MEMS(微机电系统)的发展,使硅晶片变成了科学家手中的“雕塑”和“三维”传感器。
徐波拿出一个封装好的传感器,“这是一个测量压力的传感器,我们在硅片上刻上可移动的部件,当部件感受到压力时,就会产生相对位移。这些信号可以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测量一下。”徐波说,这些传感器有的可以测量温度,有的可以测量化学物质的浓度。每个传感器的设计布局都不同,而且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InterShensi的这项高端技术来自于公司董事长何野。 何晔于1992年作为访问科学家前往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专门从事MEMS的开发。 2007年,他回到南京高新区,创办了因特深思科技有限公司。他带回来的MEMS计算机辅助软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精密传感器的技术基础。 据了解,目前全球仅有InterSens和美国Covent公司掌握了高端MEMS软件设计的全部技术。
InterSens的传感器软件已出口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 仅在日本就有超过60家应用企业用户,包括几乎所有知名电子公司,如东芝、索尼等,都订购了InterSens的传感器软件设计解决方案。
过去一年,我国物联网发展迅速,高端传感器大部分依赖进口。 巨大的市场空间让InterSens再次看到了机遇。 “最初我们只设计和销售解决方案,但现在我们必须制造自己的传感器。” 徐波表示,公司已经收到产品订单,为客户定制的传感器产品将于下半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