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成本上升、城镇化发展,未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驱动因素将从过去的“出口城镇化”转向“城镇化技术升级”领域:港口机械和 船舶工业已基本确立了国际竞争优势,但景气高峰暂未到来; 工程机械竞争优势正在形成,挖掘机及部分关键零部件仍有较大空间; 新能源环保装备、数控机床、高铁装备、关键基础件等崛起; 航空军工装备产业也正处于高端引进消化吸收的极端,其增长速度将超出市场预期。
从《机械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来看,“十二五”期间将发展5大领域:“高端装备、新兴产业装备、民生机械装备” 、关键基础产品、基本工艺和技术。”
高端装备:先进高效电力装备、大型石化装备、大型冶金矿山装备、现代农业装备、高效低排放内燃机、数字智能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 我们认为,以特高压和智能电网为主的电力装备和现代农业装备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兴产业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设备、智能电网设备、高端数控机床及精密加工设备、智能印刷设备、工业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大型智能工程机械及节能环保 环保设备。 新兴产业中,风电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装备将受益于国家重点支持。
民生机械设备:安全应急救灾设备、医疗设备、消费品现代生产流通“成套解决方案”、现代办公设备等。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医疗机构的下沉,医疗设备将 经历爆炸式增长。
关键基础产品:大型精密铸锻件、关键基础件、加工辅助工具。 我国在大型精密铸件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许多领域关键基础零部件仍依赖国外进口。 进口替代将成为未来企业/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大型智能工程施工机械:混凝土机械、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等。城镇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凸显工程机械优势,且工程机械在行业内具有规模优势,并正在逐步向其他零部件行业拓展。 目前许多产品正在开发并进入国外投资市场,许多新的设计和产品也在不断开发。 这些企业将双重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总体规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