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用透平机械产品属于重载、精密设备,重量大、尺寸大、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数万个)。 它们通常在高温高压非定常流介质条件下工作,运行转速高达3000转/分钟,需要长期稳定性。连续运转,使用寿命20至60年——高效率、高可靠性必然要求叶轮机械零件具有极高的加工精度和质量,也就是说需要高效率、高精度的数控加工机床。 来保证。
为尽快扭转机床工具行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国家将高端数控机床发展列为“国家中型数控机床”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使命是重点开发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等所需的高端数控机床,满足国内各大行业的需求。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高端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共立项268个,安排资金超过90亿元。 超过10,000名研发人员参与其中。
“国家重大工程提出发展高端数控机床,所谓‘高端’体现在切削速度、加工精度、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内部人士 有限公司告诉本报记者,总体来说,在满足发电设备的加工需求方面,国内数控机床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国产化也在逐步推进。
在梁维彦看来,目前国产数控机床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五坐标联动铣床等产品已经开发出来,但大部分用户还是进口瑞士产品,这期间存在信心逐步建立的问题。”
对此,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一位老专家也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国产机床几乎都可以用,但高端数控机床和多功能加工中心却赶不上国外。 ”
谈到五坐标铣床加工中心,上述东汽人士告诉记者,“国产的也有,东汽自己也在做,但可靠性、加工效率、精度都不如。” 与瑞士和德国的一样好。 国外设备的故障率较高。 低的。”
“同时,大部分大型龙门镗铣床仍依赖进口。”他说,比如长12米、宽7米以上的龙门铣床、带镗杆的镗床 直径超过260毫米。 ”
“发电用数控机床生产批量小,但精度要求高,目前部分国产设备满足要求,但用户也愿意选择进口。这就需要国内机床企业不断改进工艺、改进产品 质量。” 电器协会专家表示。
在这一领域,与电站锅炉、发电机相比,汽轮机的加工精度要求更高、更严格。 因此,来自汽轮机企业一线的意见也最具代表性。 提起这个话题,上述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人士感慨万千。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低端到高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依靠技术创新。 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引起制造技术的巨大变革。 然而,我国目前只是非创新产品的主要制造国。 它依靠劳动力、价格、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低端产品中占据一席之地。
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装备,是关系国家战略地位、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产业。 “为了满足发电设备制造业的需求,国家每年花费大量资金引进数控机床,这导致了我国数控设备的快速增长。但是,与德国相比、日本等,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还太低,面对这种挑战,着力提高数控装备水平,掌握高速、 高效、高精度的加工技术。”
市场对数控机床的需求不断增长。 该人士举了个例子,比如东汽汽车公司近年来的数控改造和震后重建,就采购了大量进口数控机床。 据不完全统计:东汽进口数控机床2006年为1.187亿元,2007年达到7.438亿元,2008年至2009年为10.6亿元(含改造)。
对此,上述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专家也向记者表示,电气领域不少企业面临搬迁或扩建,同时要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这就需要 拥有大量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 数控机床的需求量很大。
二是机床行业要研究解决我国数控机床生产的瓶颈问题,着力提高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设计制造水平,加快数控系统的研发。
我国机床行业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就是数控系统,相当于数控机床的“大脑”。“说到数控系统,大家想到的就是西门子、发那科等,他们的数控系统软件功能强大,性能稳定。国内的高端数控系统几乎都是进口的。”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数控系统方面开发了多轴、多通道、总线式高端数控装置产品。 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等已完成50台套开放式全数字高端数控装置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