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应用基础来自于国家金卡工程的推进。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探索物联网产业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试点。 国家金卡工程非接触式智能卡已广泛应用于不停车收费、路桥管理、铁路机车识别管理、电子证照等领域。 在身份识别等方面,已经进行了成功试点和规模化应用。 特别是电信智能卡集成电子钱包功能推出移动支付应用,手机作为RFID读写器进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和贵重物品识别防伪,以及“一卡” 项目覆盖30个试点城市。 应用形成了一系列惠及人民的工程,推动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金卡工程2004年启动的物联网RFID行业应用试点,主要涉及农业领域生猪、肉牛饲养、食品加工的实时动态、可追溯管理; 工业领域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安全监管; 工业生产托盘管理; 药品、烟酒动态追溯监管; 物流领域的邮政包裹、民航行李、铁路货车调度监管、远洋集装箱等; 工业气瓶、军用品、军械、电子等危险品的跟踪管理、门票的动态管理,以及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会议的综合管理; RFID应用在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水运等交通管理以及涉及汽车、驾驶的智能交通综合应用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国RFID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 第三。
2010年,物联网的发展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开始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重视。 这对于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给中国RFID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 机会。 在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我国RFID产业进入增长元年,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达到121.5亿元,比2009年增长42.8%,突破百亿规模 首次。 。 预计2011年中国RFID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将达到18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