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物联网、云计算为首的新技术成为社会流行语。 2010年10月,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物联网已成为国家首批加快培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行业分析师预测,物联网将是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让物联网在智能建筑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智能建筑分会秘书长李翠萍表示,去年,为满足会员需求,积极发挥行业专家和企业的技术优势,分会举办了“2010智能建筑新技术论坛——互联网” 物联网与智能建筑”和成都“2010中国(成都)建筑智能化与物联网应用发展论坛”等专业论坛上,智能建筑行业的集成商、企业、设计师等研究了物联网与智能建筑之间的关系。 物联网与智能建筑,分析企业在物联网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中的作用,探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等,大家都非常关注的相关话题 物联网。
新技术的不断兴起,不仅扩大了企业的业务范围,也推动了行业的进步。 李翠萍对此深受感动。 她表示,物联网与智能建筑行业中的智能家居系统、信息设施系统、楼宇设备管理系统等多个领域密切相关。 新技术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业务范围和附加值,为企业留下努力的机会; 新技术也将为行业创造更多价值,推动行业进步。 可以预见,新技术将把行业带入新的发展阶段。
尽管以物联网为首的新技术在去年大受欢迎,但不少业内人士发现,新技术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核心技术缺乏、技术应用商业模式不明确、标准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了行业的发展速度。
深圳一家安防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物联网相关的技术标准、产业发展和应用服务都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 安防及智能家居产业链各环节如何创造价值? 这些价值体现在市场上,这些价值能不能和用户的需求对接,能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物联网及相关产品在市场上打开销售并不容易。 。 此外,标准不完善是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参加年会的业内人士表示,物联网是一个多设备、多种网络、多种应用、互联互通、相互融合的大网络。 所有接口和通信协议都需要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但我国物联网标准很多不完善,特别是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严重影响了物联网产品的产业化和应用工程化进程。
受诸多因素制约,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尚未形成规模,许多新产品、新技术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难以赢得用户的青睐。 物联网所描述的万物互联的生活场景与现实还相去甚远。
针对行业新技术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黄九松表示,分会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行业技术发展,协助企业 解决开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今年,分会将以自身建设、行业创新、诚信建设和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为重点,切实发挥协会对行业的引导、推动和规范作用。
李翠萍在2011年分会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分会将强化行业专家的指导作用,成立物联网研究组、智能家居研究组等多个研究组,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 以专业组和研究组的形式。 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学者的技术优势,关注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组织物联网专家组、智能家居专家组等,就本专业项目现状、关键问题、技术发展前景等制定行业指导意见。
组织开展住房城乡建设部软课题《物联网与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工程现状调查分析》、《建筑节能优化管理分析》的研究编写 ”(以智能工程为基础),编写了《智能建筑工程师手册》,为行业发展提供建设性建议,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