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推动物联网应用

   2023-11-15 工业品商城44
核心提示:交通运输业是一个点多、线路长、覆盖范围广、流动性非常高的行业。 到2010年底,路网、高速公路、民航机场、民航飞机、邮局等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名列前茅。 去年2010年,公路、水路民航运输量再创新高。 总体来看,经过“十五”、“十一五”规划发展,交通运输业基本缓解了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进入了结构优化、网络联通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点多、线路长、覆盖范围广、流动性非常高的行业。 到2010年底,路网、高速公路、民航机场、民航飞机、邮局等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名列前茅。 去年2010年,公路、水路民航运输量再创新高。 总体来看,经过“十五”、“十一五”规划发展,交通运输业基本缓解了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进入了结构优化、网络联通和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交通运输行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物联网为交通领域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物联网和智能驾驶的技术应用,如我们所知的美国、日本等。 智慧道路,以及欧洲协调车辆道路和协调系统的建设。 全球这些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推动智能交通下一步发展时,都把物联网放在了无线连接等相应的位置。 我国下一步智能交通发展也将重点关注如何加强物联网的应用。 发展。

     借助物联网技术可感知、交互的特点,促进交通管理精细化、行业服务全面化、出行体验人性化,促进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绿色交通运输业发展,实现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促进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物联网开展的应用示范项目及思路:

  1、强调应用的基本条件,即要在良好的信息化基础上开展示范。 我们始终相信,物联网是我们交通信息化、智慧交通的深化和提升。 没有良好的基础,我们就不可能开展物联网的应用。 水从源头流出来,就像无根之树。 在城市交通领域的桥梁管理领域,我们会选择在船舶、集装箱上开展RFID应用,然后进一步开展应用示范。

  2、强调服务理念,改变智能交通建设中原来强调控制和管理的做法,更加强调服务理念,强调让民众和交通企业感受到物联网的便利。 将物联网应用于电子政务管理的不仅仅是政府,更是我们的服务理念。

3、注重应用规模。 这是我们特别要提一下的,因为在过去的试点示范中,我们的范围比较窄,应用效率也不是很充分。 为了帮助我们尽快形成国家行业标准,带动产业发展,产生规模化应用示范效应,特别强调下一步物联网应用必须要有应用规模,首先要有大规模的应用。 大规模的传感器网络部署规划,坚决不做这种点位试点,要做大规模应用,不做闭环应用,要开展开环应用,推动相关业务资源共享 ,并促进全行业的信息共享,将是我们物联网应用的重要基础。 对此,工信部已经开展了相应的申请。 我刚才提到了船舶电子标签。 未来,中国船舶将发放船舶电子标签。 我们正在监管全国15个城市的出租车运营。 此外,我们还计划在江苏、浙江、上海和长春开展业务。  12000公里的三角航道上将部署1000多个传感器节点,向船舶发放电子标签。 也会有相应的电子终端。 运输车辆还将配备GPS等相应监控设备。 这就是我们的想法和应用。 规模。

  4、强调物联网技术体系。 既然要用物联网,就不是简单的把物联网信息化应用。 首先,构建交通要素身份认证体系。 开发应用交通要素信息精确采集和传输手段,包括各种新型传感器以及3G、4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 此外,还要加强推动通过云计算和数据挖掘进行先进的数据资源整合。 并综合处理,按照物联网技术体系框架开发应用和示范项目。 特别是在推广交通要素身份系统方面,重点是加强IC卡的应用。

  5、强调应用效果,首先要充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 应用演示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管理边界,避免职能过度重叠,阻碍推进。 还需要有应用示范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交通运输部门的有效配合,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体现这种节能、降低成本、方便群众、 并服务企业。

  6、重视标准化工作。 推进相关标准工作是国家推进物联网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对此,我们加入了国家标准网工作组。 这也是我们要整合部内10多个标准研究机构的地方,也是业界和全社会关注的地方。 参与智能交通发展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均已加入该标准研究机构。 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我国物联网交通体系建设,制定物联网交通应用系列相关标准,抢占国际标准制定主动权, 应用行业范围的标准。 合力推动物联网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