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由国家电网公司牵头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 作为支撑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需求侧市场也十分火爆,又是一块千亿蛋糕。
目前,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建设才刚刚起步。 随着国家加大电网投资和智能电网建设力度,我国配电自动化建设正逐步从技术示范和区域试点阶段走向规模化建设阶段。 配电自动化系统、电力自动化系统和配电自动化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结合南方电网公司的投资,“十二五”期间,建设总投资 两网配电自动化约1398.76亿元,其中配电自动化系统421.13亿元,电力自动化系统977.63亿元。 此外,还有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农网改造主要涉及配电和用电设施建设,这将为配电和电力自动化系统建设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智慧电力社区建设、智慧大用户、智慧用户需求侧管理等方面将有巨大投入。
专家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多个方面。
其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主站系统,是整个系统的管理中心,负责用电信息采集、用电管理、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
第二层是通信通道,是主站与采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目前使用的通信通道主要有光纤网络、230M无线专网、无线公网等。 其中230MHZ频段内的15对双频频点和10对单频频点作为无线充电负载管理系统的专用频点。 无线公网技术是指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借用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进行通信。 目前主要采用GPRS或CDMA。
第三层是终端设备和仪表,即采集层。 它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底层,负责采集并提供整个系统的原始用电信息。 该层进一步分为终端盒计量设备子层。 终端采集用户计量设备信息,处理并冻结相关数据,并与上位主站系统交互。 主要设备包括专用终端、集中器和采集器。 计量设备子层实现电能计量功能,主要包括三相电表和单相电表。
未来,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着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研究显示,未来五年,230M专网终端需求量将增加,累计总需求量达100万台,市场容量超过50亿元,年均保有量达15.5万台; 公网终端累计需求297万台,市场容量超过400亿,年均需求超过59万台; 收藏市场容量超过2091万台,年均需求量超过400万台。
据悉,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销售模式为直销。 电气自动化系统一般通过参加当地电力公司招标来获得销售订单。 公司与电力公司签订销售合同。 收入在取得电力公司验收证明或类似文件时确认。 地方各级电力公司均采用电力自动化。 系统的最终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