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中国输配电市场另一家标杆企业特变电工公布了2010年年报,业绩低于预期,但也有亮点。 2010年,特变电工实现营业收入177.7亿元,同比增长20.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1亿元,同比增长5.41%。 占公司业务80%的变压器产品电线电缆毛利率有所下降,利润较2009年也略有下降。
在此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电力变压器公司总经理钟彦民对变压器和电线电缆产能过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钟彦民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国内500kV、220kV、110kV及以下变压器总产能在30亿千伏安左右,而目前年市场需求量不超过13亿千伏安。 产能过剩导致市场需求增加一倍多,导致市场无序竞争加剧。 电缆行业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问题也突出。 特别是,尽管存在交联电缆生产产能严重过剩的实际情况,各地仍引进大量立式塔式生产线,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产能闲置等问题。 同时,超高压电缆、特种用途电缆等高端产品产能不足,导致绝大多数产品或原材料依赖进口。
对此,钟彦民建议,政府部门监管需大力加强,企业需大力推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等重点领域的优化升级, 增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数量。 (特别是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产品比重较大,要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通过总承包和承包等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交钥匙”方法。 推动成套工程出口。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钟燕民的建议对于我国电气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在新时代的发展战略或许更有价值。 值得电力企业学习。
2月17日,施耐德电气披露了2010年业绩。 2010年,施耐德电气销售额同比增长24%(有机增长率为9.3%),达到195.8亿欧元的历史新高。 净利润达到17.20亿欧元,同比增长109%。 研发投入达到8.18亿欧元,占销售额的10%。
施耐德电气中国副总裁、配电与能源事业部负责人曹伟在近期接受采访时介绍了施耐德电气的市场蓝海战略。 施耐德电气近年来最大的变化是其新定位:全球能效管理专家。 围绕新的目标和方向,施耐德电气通过并购和自身研发积累拓展业务领域,为各行业提供应用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业务将占公司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 只有这样,才能跳出竞争日益激烈的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