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110kV智能变电站是国家电网第二批智能电网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全国首个投入运行的智能变电站。 位于北川新县城东北角。 4月21日,记者前往北川110kV智能变电站进行现场采访。 高清摄像头、太阳能电池板、环境传感器等智能元素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 所有数据均收集在二楼控制室的显示屏上。 控制室控制着整个北川新县的10万千瓦供电负荷,就像一颗“智能心脏”。 而且,在此基础上,5000台远程费控表和7400台单相智能电表将形成一个智慧圈,将整个北川县纳入智慧管理范围。
“北川变电站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检测等基本功能,实现无人值守。 绵阳电业局北川供电公司检修作业班组长杨子涛表示,“与常规变电站相比, 具有资源节约、绿色环保、装备智能化、技术先进等特点,使得北川电网抗灾能力、输配电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北川智能变电站对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我国相继建成全国首座220kV西京智能变电站、首座500kV兰西变电站、世界最高电压智能变电站——750kV延安变电站……我国智能变电站已成为世界变电站技术领先的国家。 发展的支柱。 此外,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已制定15项智能变电站标准,形成全球首个智能变电站系列技术标准。 已申请专利126项,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那么,智能变电站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表示:“智能变电站可以大幅提高设备智能化水平和设备运行可靠性,实现设备运行无人值守、自动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管理效率,使运营 更加经济、节能、环保。” 以青岛220kV巫山变电站为例,与普通变电站相比,按设备使用寿命15年计算,可节省成本2240万元。
智能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 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丰富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功能。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进行,满足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发展的要求,体现我国智能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点。
事实证明,我国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在“智能化”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例如,西京变电站相关设备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大规模、多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的后台集成和远程应用,实现了国内首次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 传感器测量和控制网络; 750kV延安智能变电站智能电站特高压电子式互感器、断路器、互感器属世界首创; 搭建统一的状态监测平台,实现高压智能变电站超高大规模、多参数在线监测后台系统集成和远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