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近日在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2011(第二届)中国物联网大会”上表示,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仍需进一步提升。 从国际视野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潜力转化为实际市场需求尚需时日。
周子学认为,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瓶颈和制约。 例如,核心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商业模式尚未建立、应用领域规模不足、安全问题重视不够等。 针对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工信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物联网更快更好发展 。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引导,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协作,推动形成以物联网产业为龙头、各地区、各环节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格局。 合作、协调推进,推动国家层面政策出台。 物联网战略规划规范和引导产业发展,协调部署技术研发产业化,进一步协调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完善,强化产业政策,促进科技、税务、金融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 、土地、人才等方面。
二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汇聚资源,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引导和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瞄准重点行业应用,统筹重大技术攻关和应用集成创新,形成更多产品和应用。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科技品牌。
三是加快标准体系建设。 物联网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参与主体多。 标准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 要推动产学研协作,密切合作,完善国内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增强国际话语权。
四是积极推进应用示范,落实应用牵引、示范带动的原则,选择重点领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统筹部署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物联网产业应用示范,逐步形成物联网应用示范示范区。 探索应用驱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五是探索创新商业模式。 积极探索物联网商业模式,支持企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鼓励培育各方共赢的新商业模式,促进 物联网健康发展。
物联网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从国家战略高度大力推动物联网发展。 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积极推动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然而,物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提醒道,“物联网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我们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物联网来优化城市管理、节约能源。” 降低工业消耗,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提供机遇。” 技术支持。”他还表示,如果技术、设备、软件、标准不能自主掌控,物联网应用也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